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论文

本文共计25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论文

  音乐是中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眉飞色舞地在讲台上讲,把自己沉醉在音乐中,但台下的学生却是没精打采、昏昏欲睡,不知教师所讲。本应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为何出现以上现象?天性喜爱音乐的孩子,为什么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呢?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脱离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远离了生活。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论文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如何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现在中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音乐教学内容渗透到一些游戏活动中,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课中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如试唱接力赛、练耳抢答、为旋律填词、歌词曲调接龙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音准节奏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增强,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打破了课堂中呆板且严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能感觉到上音乐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课堂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多媒体技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已经是普遍现象,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在课堂上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认为,音乐课程更适合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它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自然风光,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教材中涉及到的乐器欣赏、戏曲欣赏、曲艺欣赏等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会得到上佳的效果。比如,民族管弦乐和西方交响乐,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生动完整的形象、深刻的记忆,增强教学效果。这种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这也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我们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富激情,更具魅力。

二、多形式教学法

  1、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上好欣赏课的关键。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音乐中蕴含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每一首乐曲,每一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里,每聆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和联想,唤起人的美感。同时,音乐又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听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音乐的旋律美,美术的画面美,通过听结合看,由抽象思维转入形象思维,以有声有色的具体图景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作品。

  2、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

  曾有几位专家学者在一所学校做实验,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就是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充满信心与期待,而正是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结果让学生充满自信。

  3、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