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47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
论文摘要:当前物流教育的发展,对物流中等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市场对物流中职人才需求都是巨大的,他们主要从事物流一线的实务操作,是物流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应该站在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的高度去审视。文章结合笔者物流专业教育实践和相关资料,分析了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培养学以致用的物流人才成为了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可预见的未来,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将迅速提高,需要物流人才的知识与能力也相应提高,并需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任何物流服务的业务流程大多通过人力或以人力为主来完成,物流管理的成功需要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关键能力.而此发展目前不理想.有待企业及专业教育机构共同做更多努力。
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十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2009年2月.物流产业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获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会议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这将使物流教育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着眼社会需求——物流人才供需错位
迫切需要物流人才.但找不到适合的物流人才.不少物流企业为求贤纳才可谓费尽心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只有理论,缺少实践经验,心气义高,不好用也很难用,这是供需矛盾的一种现状。供需两高.但是匹配不高.其实是一种供需结构和方向上的错位不少学校的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多数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上。部分教师欠缺实践经验,不少教材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改变这种状况对中职学校尤为重要.因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培养的是一线物流技能人才。
物流业人才严重不足,早已是共识,与此同时,大量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积极培育物流人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才需求旺盛的物流企业普遍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适合传统物流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重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培养,轻综合素质,这些都使其所培养的物流人才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近年来.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火热起来.部分学校在教学中生搬硬套.盲目趋从,在师资不强、设备不全、经费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草率开设物流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下设置物流课程在具体专业教学中.在课堂理论讲述多。到企业实习实践少。
基于企业需求——物流职业教育存在缺失
企业对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中职教育的切入点应是培养“蓝领”.而不是理论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入企业后不能尽快适应的主要原因当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物流人才呢?在对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作了调研后发现.现在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认为毕业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应有独立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当前.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和引导。
物流企业喜欢能力强和学历高的毕业生,但现在的情形并非如此。尽管不少高学历学生来到企业,但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程序非常陌生,因为在学校很少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虽然是物流专业毕业,但不能适应工作。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应全方位、多方面开展物流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便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人角色。物流专业有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不拘于教材.更多地要和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业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透彻了解和掌握物流知识外.更应结合具体案例来教学要经常性地与企业互动.做一些模拟物流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学生普遍反映,进入企业实习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还需较长的实践过程。因适应的时间较长,有的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