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7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中职物流教育发展现状——层次比例不协调
那么.物流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物流企业最看重的是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现在急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有真才实学的优质人才。目前,在物流企业中,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物流人才都供应不足.基层需要大量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的物流作业人才.中层需要懂具体运作管理的物流管理人才.高层主要需要那些既熟悉现代物流知识又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高层次复合人才三个层次需求的合理比例情况约为80:15:5.所以要大力发展中职物流教育。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操作型人才而当前物流教育的发展.是以高等学校本科为主.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物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量都是巨大的.远远超过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因此.在培养这类人才时.更要注意针对性。
物流行业发展未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在眉睫
物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多个环节组成75%~85%的物流从业人员在具体操作型岗位.物流的全天候作业更使得物流人才需求成倍增加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现状是.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水平更不容乐观有些操作人员是从搬运工、装卸工、仓库管理员转来的.还有一些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很少接受规范的物流操作培训.大部分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急需补充物流知识。
物流业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行业.主要包括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和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传输、处理等,既有生产性任务,也有服务性业务,涉及很多技术、经济问题让货物流通实现全过程的整体优化.物流人才就需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经济基础知识。
国外物流教育的启示——加强实践环节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最近几年,学历教育快速发展.近千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特色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相比.目前我国的物流教育还是有差距的我国的物流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把课堂搬到企业去、搬到实习车间去的还不多。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应落在综合能力培养上:二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多渠道增加投入进行师资的培养与教学条件的改善:三是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四是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有所创新.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应得到广泛借鉴。
国外物流教育很发达.从业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发达国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在所有学科中.商业学科是最受欢迎的其中物流专业是最受重视的专业之一。经济形势的发展对物流、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人才的需要将是持续的、长远的、具体的,全球化需要的不是暂时的物流热。 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如日本已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除正规教育外.在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还建立了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位.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展望未来——中职物流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广泛赢得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在教育与市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结合机制.架起一座“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的桥梁,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物流涉及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多方面知识,同时要求操作人员能有这方面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的企业有1000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