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Ⅰ》公共课教学中发现的现象与课程设计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0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针对题库中涉及到的“Windows基础知识与操作”、“Office常用三件套的基本使用”,则通过下载了某公司开发的“职称计算机系统(2010免费版)”发给学生,让学生们下去之后去运行,自己进行模拟考试。因为这套软件的题库将近300套,希望学生能自觉地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模仿出期末考试的机测环节。虽然与自己期末真正面对的机测软件不同,但总比让学生什么都不清楚,盲目的去考试要好一些,更有机会提高及格率。
不过,本文写到此处,紧接着的一个重要问题来了——难道《大学计算机》课程就是用来“应付考试”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此处以教材中第1章第1.4节《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为例,谈谈我对这一小节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计算机病毒,如果仅仅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而言,那么你只要求学生背住以下几点就足够了。(1)定义(2)特性(3)常见分类(4)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这样不到15分钟,这个小节就可以讲完了。只要学生考前努努力、背一背,那么应付机考题库里面那两三道题目就足够了。但是,在现实中计算机病毒往往就切切实实的给我们的真正在生活、学习带来了麻烦、甚至是危害。
因此,在这样一堂45分钟内,其实教师大可以这样来开展课程设计:
Step1:提问:计算机病毒听说过的同学请举手?(往往90%以上的同学都听过)
Step2:又问:见过计算机病毒的同学请举手?(几乎为0%)
Step3:再问:计算机病毒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秘之物,想见识一下吗?(这时候你可以发现学生的眼神是明显“发亮”的)
Step4:通过自制的一套幻灯片点选其中比较简单、但重要的片子对计算机病毒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介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远起世界上第一个想象出病毒的人、第一个编写病毒的人;近至2013年破坏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故事,还有我校同学优盘里时常出现的AutoRun病毒、GoogleUpdater病毒)
Step5:介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定义、特点、分类等)
Step6:以一个自制的病毒小程序为例,给学生当堂展示该病毒从激活、潜伏、传染、发作、破坏的整个过程,对Step5中所讲的理论条款做一定的验证。
Step6:打开该病毒示例的源程序代码,向学生进行展示。(因为学生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并不要求看懂,只是告诉学生病毒的实质而已)
Step7:又提问:假如你手上有一个病毒了,你怎么可能让它尽可能的做到“藏得更深”?“传得更远”?(往往这个阶段,学生们的答案是花样百出、很有意思的,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多讨论)
Step8:常用杀毒软件的介绍的使用,以及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小技巧和小常识(以金山杀毒套装或者360杀毒套装为例,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制成录像,让学生课后去看)
Step9:教材上其他一些知识条款的勾划
Step10: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安装杀毒软件套装并升级到最新版本),并思考:病毒厉害还是反病毒软件厉害?
这样整个一堂课下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比死记硬背所谓的条款所到达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绝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4个学分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于计算机这种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其基本的使用技能、良好的用机习惯、拓展相关的常识和开阔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视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上什么课程和使用什么教材,在上课前老师都必须要进行精心准备、认真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