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提倡生物实验创新式教学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21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提倡生物实验创新式教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是搞好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生物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已向传统实验教学提出了挑战。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初中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运用教学理论,以实验活动为基础,以改进、完善、设计实验为切入点,发展初中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

提倡生物实验创新式教学教育论文

  1.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真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向初中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如以真实的生活展示情境;以直观的实物(如模型、标本、录像、示范操作)演示情境;以优美的画面(包括简笔画、动画、图片)再现情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等。

  2.独立探索,设计实验。教师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学生对实验材料和用具的选择、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步骤安排、设计观察等进行整体考虑,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尽量做到方法合理、器材简单、步骤简短、现象明显、结论正确。教师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设计实验的一般程序和遵循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寻找、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

  3.协作学习,操作实验。学生通过组内协作,操作实验,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此时,教师应深入到各小组巡回指导,起到点拨、纠错、辅助作用。

  4.分析总结,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总结:首先,以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尽快说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由小组集中以后向全班公布。然后,集体讨论各小组报上来的设想或方案,让学生自己判断正误。不论小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与同学交流。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给学生以提示(不是答案),给学生讨论以正确的导向,引导他们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继续新的实验探究。

【教学实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设计对照实验。

[实验器材]:

  种子、锥形瓶、棉花、纱布、透明胶布(后3种器材未置于明面)、湿土

[教学过程]:

  1.确定主题,创设情境。教师以实物(种子及萌发的豆芽等)或图片导入新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思考“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教师播放春天农民播种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选择春天播种的原因;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学生观察动画,捕捉信息,思考并回答春天播种的有利条件;经过讨论、分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假设。

  2.独立探索,设计实验。教师在黑板上写明实验名称及本实验要弄清的问题,无步骤要求,但有目的要求。教师组织学生以每4人为一个观察小组,自行分工:观察、记录、解剖、总结,确定探究条件,认真制定探究计划,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会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排除,找出可能的必要条件,围绕主要问题做出假设,各小组参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案制定设计实验,各实验小组内部充分讨论,对实验设计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完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