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精选11篇)(第14页)

本文共计331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结束语

  现今社会,教育环境与语言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来看待,教育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教育环境积极地并促进语言能力地发展,与目标语言相悖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就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对语言能力培养有不同方向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等自然教育环境对听说影响作用比较大,锻炼语言的听说运用能力。学校教育环境也就是课堂教育环境主要针对于读写,对学生的读写以及理论知识加以锻炼深化。

【参考文献】

  [1]张崇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世界汉语教学,1999(10).

  [2]田慧生.论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潜在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3(10).

  [3]吴增生.多元化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4]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J].国外语言学,1997(4).

  [5]李燕.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11).

  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9

摘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相关概念、结论的得出一般都是基于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在初中阶段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巧借实验,营造气氛

  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氛围能够愉悦身心,活跃思维。在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课时,我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优美的歌声、各种乐器的声音还有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声音所带来的听觉和心理上的变化,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请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有限的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受刚才多媒体的启发,学生都愉快地加入创造声音的活动中。他们有的将耳朵贴到桌子上,轻轻地敲击桌子;有的制作土电话来感受声音;有的用双手不同频率地相互叩击,感受声音变化的快慢。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来创造声音、感受声音,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讲课速度很慢,但是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敢于去动手尝试,进而在实验中学到知识,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巧借实验,激发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都是促进学生创新的源泉,当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断尝试着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我在讲解“升华和凝华”这一节课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上课时我在烧杯中放了少量的碘,并摇动烧瓶,请学生来观察一下烧瓶中的碘是什么状态的,瓶塞底部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听到碘在烧瓶中晃动的声音,可以确定里边的碘是固态的,因为有凝华现象的存在,所以瓶塞底部是白色的,而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也可以得出相应结论。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来思考:当固态碘在烧瓶里呆的时间久了会产生气态碘,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不容易观察到的,如果想要加快碘气化的.过程,应该怎么办?学生竞相发表不同的意见,有的说用酒精灯加热,有的说拿到太阳底下晒晒。我对学生说:“你们说的方法都对,但是思考的不够全面,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如果这时候拿酒精灯加热,就会使碘融化,如果我们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反应过程还是会很慢。”这时候开始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用热水,水沸腾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所以它能够使碘在不融化的情况下加快变化。”学生找到了正确的思路,我开始进行实验演示。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地激发了起来,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思索着正确的实验方法,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