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困境(第2页)
本文共计24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建筑艺术地位被印刷体书籍取代,不但遏制了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给现有建筑的保存带来了巨大威胁。建筑物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破坏也就更加理直气壮,而保养甚至修复则会耗费财力,也许还会妨碍建设。近现代以来,以发展之名,多少古建筑被毁,又有多少古建筑被弃之于不理?君也许不见,在我的家乡肇庆----- 一个可爱可敬的宣称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小城------ 那古老的宋城墙上已晾满了民工们的衣服,城墙上满布的不是标记厚厚历史的青苔,而是由于无人打理而衍生的杂草!
就这样,我们的建筑艺术逐渐被流放,既因为其发展本身的短板,也因为我们并无爱惜,甚至主动施以破坏。曾经的桂殿兰宫,一部记载文明的天书。我们手里有一本《论语》,一本《史记》,一本《全唐诗》,但我们也需要一本阿房宫。21世纪了,我只能坐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为无数失落的古书默哀。


构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对策分析论文
开拓文化市场与打造文化产品畅销品牌的探索论文
浅谈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浅谈京津冀文化协同构想
浅谈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困境(第2页)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产生背景
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统计图形式
以公共空间形式进入中国市场--麦当劳的中国之路分析
施工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形象的矫正性管理法则论文
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论文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若干探讨论文
试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应用论文
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论文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与文化管理的统一性论文
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创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