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现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的主因与解决方案(第2页)

本文共计33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过于重视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操作

  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由于研究者越来越过于重视文学研究的理论操作而忽视了文学研究的美学体验,文学研究开始出现“词穷”的现象。这种“词穷”一方面体现在由于文学研究领域的过热化,导致文学研究能够想到的越来越少,雷同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主要因为文学研究理论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现代文学研究的需要。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传承文化和促进和谐的作用,文学研究已经成为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以往的文学作品研究中,文学研究者过于重视文学研究的理论操作,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不可否认,理论操作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境,若过于重视理论操作的结果就是忽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造成文学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所以,文学研究不仅是文学理论,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过程。想要有效地避免空洞现象,就得合理控制文学研究的理论操作,同时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三、文学研究空洞化的解决方案

  1.加强对文学创作出版的限制管理

  各出版社应对各类即将出版的文学作品严加控制和管理,不论作品的好坏,所有的作品都必须经过出版商以及教务管理部门的监督,而不仅仅只是由读者判断作品的好坏,因为读者爱好的不同造成不符合出版要求的文学作品仍然得到了大力的追捧。在这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把好关,阻断任何不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问世,还给文学作品一个清净的平台。

  2.文学研究者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文学研究者的任务是通过文学研究理论和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体验,探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情、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为现代人提供了解古人的渠道,为现代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架起桥梁。因此,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应该防范文学研究对象过热化现象的产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随波逐流的事,但也要注意与时俱进。

  3.读者应该有自己的审美观

  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读者应该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能因为作品刚好符合自己的爱好就不加以限制地热力追捧。一个好的读者,不应仅仅只站在自己个人喜好的角度看待整个的文学作品,还要站在整个作品的角度去欣赏文章。对于不好的文章,应该加以抵制,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换给自己一个清净的阅读环境,同时还要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只有这样,才会有助于文学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抑制空洞化现象。

四、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的影响

  1.致使学科结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文学研究空洞化的出现,不仅表现了现今文学的边缘化,同时也导致学科结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3].一切的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反映生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今很多的高校都设有与汉文学相关的专业来彰显文学的不可替代性。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致使学习中文的学生将整个的研究目光放在了理论手法的模仿上,从而忽视了自身对作品的美学体验,这样就很难使学生成为真真具有研究文学素质的人才。

  2.致使现代文学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空洞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学研究者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体验,所以使现代文学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个过程中,无论是文学的研究还是思想的研究也都将面临新的困扰。因此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空洞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清楚地认识现代文学史所存在的缺陷(文学创作目的不纯,创作精神薄弱,文学研究中精神领域的空洞化现象),在认识到文学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缺陷的同时,学者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现当代文学,以此探索文学研究的长久发展之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好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在思想上和读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才能够激发作者无限的创作潜力,才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精神食粮。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文学研究的空洞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畅。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文学教育(中),2014,(6):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