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思想线索: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议题(第6页)

本文共计99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可以说,文学史在文学线索上即给定的上,除了取舍及侧重点外一般差异不大,而且取舍及侧重点的选定本身就有了一个如何来看待它的问题。因此,各种文学史的差异,主要是由思想线索的差异所决定的。思想线索应作为文学史研究中的核心议题来认识。

  注 释

  ①〔清〕黄宗羲《胡子藏院本序》。

  ②〔宋〕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

  ③〔清〕朱彝尊《陈绛云红盐词序》,见《暴书亭集》卷四十。

  ④ ⑤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p.220,p.223。

  ⑥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p.1。

  ⑦柯林武德《的观念》,中国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346。

  ⑧茨维坦·托多洛夫《结构主义诗学》,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p320。

  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p.263。

  ⑩参见里夫金和霍华德合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第一章第五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7年版。

  ⒒佛克马和易布思合著《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p.19。

  ⒓马克思《〈学批判〉导言》,《马恩全集》第46卷,p.49。

  ⒔vincent b.leitch:decontructive criticism:an advanced introduc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p144.里奇《解构批评导论》。

  ⒕〔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影响》,《月月小说》1908年第八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