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建议分析论文(通用7篇)(第9页)
本文共计320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増长出现回落,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往年最受毕业生青睐的行业,如出口、汽车、金融行业等已开始收缩阵容,而低碳、环保、高科技等一批新兴行业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进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却招不到工,出现“缺工”现象,并呈现蔓延态势。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继出现的“用工荒”,折射出就业市场结构性缺工与就业压力并存矛盾。另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口情况来看,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71%,其中哲学类专业为32%,法学类专业为47%;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61%,其中公共事业类专业为44%、法律类专业为29%。[4]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最近,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谈到,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这种总量矛盾,就高校毕业生而言则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当前,我国就业总人数非常之庞大。
我们打个比喻,把中国的就业岗位比作是一块大蛋糕,那么有哪些人来分这块大蛋糕呢?一方面,每年农民工的流动量达到1亿人左右;另一方面,退伍军人、下岗工人达到1400万左右,同时每年新増劳动力达到1000万左右,这两项加起来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左右。但我国每年新増就业岗位却只有900万左右,因此每年就业岗位缺口就达到1300万左右。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同样保持着较高増长,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32万,2009年为610万,2010年为631万,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递増。另外,每年还有2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绝大多数半年失业的仍在继续求职。像2009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接近90万人,预计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地区大批留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当地就业,纷纷“海归”,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一方面企业可供就业岗位数量在下滑,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増加。这一减一増使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4%,较2007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上涨了2个百分点,其中中医药和运动训练等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达到30%。[5]虽然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普遍出现订单増加带动就业需求増加的情况,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点,新増就业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人保部门预计,2010年城镇就业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左右。由此可见,全球金融危机对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一些毕业生抱怨现在工作难找,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对部分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就业心理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到有效问卷485份。据调查显示,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的达75%;面对金融危机感到心理压力増大的达46%,认为未来就业前景渺茫、看法比较悲观的达23%。同时,有15%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家庭影响比较严重,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成员遭受失业或收入减少。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恐慌心理和消极悲观心态。同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求职心理和就业态度抽样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就业准备属于“临阵磨枪型”,直到大四才考虑就业;有54%的学生到大三时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仅有10%左右的学生在进大学前或进大学后就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据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求职心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一心想到沿海城市去,到大城市去,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调查数据显示,想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去的占45%,想到大城市去的占22%,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去的仅占8%,其中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地区去的学生当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二是宁愿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有超过50%的学生宁愿在外企做职员,认为在外企做事工资待遇、福利条件、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要优越于中小企业。三是创业还不如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名学生想毕业后直接创业,仅占6%左右,其中毕业后想自主创业的男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个别女生想毕业后自主创业。四是就业难才考研。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5%的学生是当自己找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才想去考研,换旬话说就是考研绝对不是自己的首选,只有当找工作受挫时不得已才选择考研。在想考研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考研并不是对学术感兴趣,而是因求职恐惧或受挫,或希望今后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五是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调查显示,有32%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学生。


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