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关于德国会计环境与模式对中国会计变革的启示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9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能力的转移成本以及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增加产量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并且如何确定相应的富余管理人员。以销售预测为基点的管理会计模式其优点在于把现行管理会计模式的固定成本纳入过程控制之中,符合固定成本比重日益增加的实际情况,适应了需求决定生产的经济规律。

  (二)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与转移价格体束,正确核算内涵利润。

  我们认为,完善的标准成本不应按个别企业制定,而应根据社会平均成本制定。这样才能正确核算内涵利润,明确企业努力的方向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社会平均成本记入相应的帐户,发生的差异记入产品成本差异帐户,在产品转入下一道工序时,按标准成本记录的产品成本与产品成本差异帐户各转入下一道工序,而不应按相加后的成本作为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直至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企业产品成本累计数表示社会平均成本,产品成本差异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贷方余额表示企业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销售收入也按社会平均销售价格建立标准销售收入帐户和销售收入差异帐户,那么:

  社会平均利润=标准销售收入一产品标准成本内涵利润(超额利润)=销售收入差异一产品成本差异

  企业最低目标应是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较高目标是获得内涵利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差异表现为贷方差异,为有利差异,说明企业产品具有竞争力,借方差异表现为不利差异,说明企业产品价格低于社会平均价格。

  1.如果收入有利差异大于成本不利差异,说明产品质量提高是以成本投入为代价。前者表明成本的付出是有利的,企业获得了内涵利润。如果收入有利差异小于成本不利差异,表明企业得不偿失,无法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但在成本管理上有潜力可挖。

  2.如果收入不利差异小于成本有利差异,说明企业成本的降低是以产品质量的下降为代价,前者表明这种产品质量的降低是有利的,问题是是否会影响以后的产品销售。如果收入不利差异大于成本有利差异,说明产品质量损失已经影响到企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企业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须提高产品质量。

  3.如果企业销售收入差异和成本差异都表现为不利差异,则说明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上都存在问题,企业无法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因此必须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内部转移价格根据市场价格减去必要销售费用或按成本加利润方法确定时,下道工序也应仍按社会平均成本确定,转移价格与社会平均成本的差异应分两部分核算:一部分表现为内部转移利润,另一部分表现为产品成本差异。这样企业内部产品的转移不会影响社会平均利润和内涵利润的核算。

  为了鞭策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挖潜、节约成本,苦练内功,企业应对社会平均利润按较低的比例计算分配给各责任中心,对于内涵利润适用较高的返还比例,并与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从责任中心内部提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和转移价格体系之后,管理会计应及时提供内涵利润资料,分析内涵利润产生的原因,并帮助管理者及时采取成本管理对策。

  (三)引入作业成本计算观念,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技术为管理会计服务。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现代成本管理会计观念也应予以改变,一种新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已经出现,这就是作业成本会计。它认为,成本计算不应以产品为中心,而应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善“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作业成本计算观念下,所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应尽可能分配给相应的作业。这样,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大大缩小,由全厂范围内统一按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的单一标准分配改为由若干成本库按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最后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作业成本计算法,由于设置了多样的成本库,并按多样化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是使比重日趋增长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大大明细化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宿性大大提高。这样可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决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