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美国与日本的服务创新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3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日本服务创新模式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同视为其社会发展的双引擎,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规划的过程中,着重突出服务业的重要地位。随着日本国内制造业加快向海外转移,服务业在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本服务业产值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70%以上, 服务业已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一)专门设立“服务科学”和“服务工学”学科

  为了将其他科学方法与工学方法应用于服务业创新,2007 年,日本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科学和服务工学研究工作组,辅助制定服务研究技术路线图。 2008 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成立了“服务工学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制定 “技术战略路线图”,解释和预测医疗保健、零售业、金融业、饮食业等服务产业的核心技术;文部科学省专门举办了“服务科学与工学推进研讨会”, 以研究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学方法寻求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对策。 此外,日本政府还在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内设立服务研究基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推进和加强服务领域的产学合作和技术转移。2010 年,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科技振兴机构下属社会技术研发中心开始实施 “问题解决型服务科学研发”计划,公开征集能够解决服务创新问题的有效技术与方法,形成“服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论,为未来各领域服务创新奠定可利用的研究基础。

  (二)大力培养服务创新人才

  针对服务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专门设有培养服务业人才的院系和学科的大学较少的问题,日本政府认为, 应加强产学间的对话与合作,完善教育体制,提供经营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业人才。政府注重以人力资本为载体提升产业技术能力,将以职业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为基础,构建服务产业人才培育平台,制定相关技能标准和能力评价制度。 2007 年,文部科学省启动实施了 “服务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委托国内大学开发教育项目。日本强调研发服务活动以人力资本为载体, 靠自我力量提高吸收能力,以此实现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培养和造就一批研究开发的服务先导型人才,促进产学合作。

  (三)出台新企业法和设立中小企业基金

  日本政府制订了许多相关法律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中小企业指导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扶植法》等。这些法律的制定,规范了中小企业的行为, 对民营企业开放了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允许外国企业参与,并且在出入境和居住制度方面,延长服务创新技术人员居留期限。 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相比,服务业每年新增企业与倒闭企业都很多,产业内周转率较高,固定资产比例较低,资金信贷较为困难。为此,日本政府专门面向服务业领域设立了中小企业基金,支援新创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启示与借鉴

  (一)加快服务业制度、政策创新

  服务业发展对软环境的依赖大大高于制造业,消除体制障碍是成功承接服务业转移的当务之急。我国服务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比较分散,法律法规不配套,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地方分割和保护等问题较突出。 同时,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行业标准模糊不清,行业准入限制较多或门槛较高。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而一些国家对服务外包企业提供 “零”税负或低税负的优惠政策。 因此,必须适应国内外新的趋势和需要,积极主动推进经济体制和服务业市场化改革,调整和完善我国的产业、技术、区域和创新政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服务业产业创新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二)加大财力投入

  发挥财政体制的导向作用,鼓励发展服务业。加大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并根据服务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增加资金规模, 支持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提高引导资金投入,确立服务创新发展引导资金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规模按比例逐年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扶持。争取设立服务创新发展专项基金。以专项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服务行业, 帮助创新性、示范性和带动性强的中小服务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