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141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舞蹈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理论课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进度和教学任务进行协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动作录制成视频,然后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动作中的不足,并指导学生对错误的动作加以改正。同时,教师还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将教学重心偏移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舞蹈艺术鉴赏能力。

  2.3准确定位多媒体教学地位

  在高校舞蹈理论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利用较为经典的舞蹈视频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鉴赏能力,在舞蹈视频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技术动作,在分析过程中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和创新能力[5]。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无法取代教师在舞蹈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学生的舞蹈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些微视频,使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应该避免情景教学变成观摩教学,注意视频课件的比重。

3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理论教学的开展不仅是高校学生掌握舞蹈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其提升自身气质的主要途径,在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观意识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促进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强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凸显自身的课堂主导优势,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第2页)2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各大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培养艺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就是舞蹈教学,因此,对高校舞蹈教学方法、内容等进行创新是很有必要的。高校的舞蹈教学使学生的气质内涵、创造力和艺术审美等能力都得到了相应提升,更是对高校素质教育价值和作用的最好体现,以下笔者将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舞蹈教学;创新;实践

  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各高校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提出更高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培养舞蹈人才方面,高校对于舞蹈的教学必须保持着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使教学模式得到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缺乏整合。有的高校由于师资不足和历史不长等原因,无法将舞蹈教学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无法实现舞蹈课程“理实一体化”的目标。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不能缺乏舞蹈专业的技能训练[1]。(二)师生交流低效。在很多高校的舞蹈课堂上,舞蹈教师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学习动机、人格特征、学习基础、身体特征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对所授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提升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三)师资不足。在从前舞蹈未兴起的时候,高校的舞蹈教学采取的基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该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专业指导。但是如今高校对各个专业都进行了大力扩招,学习舞蹈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舞蹈教学都是采用大班化教学,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必须加大对舞蹈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舞蹈教师,适应当今的社会形势[2]。(四)教学模式陈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参与舞蹈学习的热情,学生完全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附属品。因此,必须对舞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激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的舞蹈教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