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第5页)

本文共计141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师资相对薄弱

  当下的高校舞蹈教学教师队伍中过半数量只有专科甚至以下学历,同时,年轻教师比例较低,四十岁以上教师数量众多。较低的学历结构和较高的年龄结构对于高校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学而言可谓“硬伤”。这样的师资力量不仅容易与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产生群体性代沟,也难以满足对艺术理解力和体能都有较高要求的舞蹈教学的现实要求。

二、舞蹈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

  舞蹈艺术对于观赏者来说,除了舞者肢体运动的协调性、韵律感能够带给受众视觉上的美感与力量外,其伴奏音乐的节奏性、音乐、乐色等则同时带给受众听觉上的享受。因此优秀舞蹈作品是与音乐会、演唱会同样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对于舞者而言,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肢体运动表达感情、传递心境不仅是纯粹的表现,更是与观众的心灵交流,舞蹈对于舞者就是用身体说话。大学生接受舞蹈教育的过程既是感悟美的过程,也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在集体舞蹈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在接受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美感教育的同时,也是和同龄人的一种思想交流、情感沟通。通过舞蹈,大学生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学习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生活,增加自我约束能力和对外界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从这些方面说,舞蹈教育其实也是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意识和发挥自我潜能的能力等。

三、新形势下改革高校舞蹈教学的举措

  (一)增加艺术鉴赏教学的比重

  新形势下的高校素质教育中,开展舞蹈教学的目标中更多的比重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美的感知力,因此舞蹈教学中增加艺术鉴赏课程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不同舞蹈各类背后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甚至故事典故等的介绍其实并不亚于对具体肢体动作的讲解与模仿。同时,艺术鉴赏环节的教学还能让大学生对于舞蹈的类型和内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有了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大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肢体运动,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等。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接触和使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最积极人群之一。海量的网络资讯中不乏舞蹈艺术作品元素,比如欧美各国的歌舞片中就有大量时尚舞蹈艺术的成份。尤其是美国系列电影《舞出我人生》中,无论是芭蕾还是街舞都有所涉猎。而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偶像音乐人的MTV中,街舞、现代舞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标配”。与其让学生在课后笨拙地模仿这些影视娱乐作品中的舞蹈,不如将其适当融入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这些前沿、流行的舞蹈和音乐适当简化后改编,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而且足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点,更重要的是,有了教师系统和规范的整理、改编,学生不至于因为贸然模仿而对身体有所损伤。此外,多媒体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出大学生原创舞蹈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兴趣,不妨尝试让其结合自己的知识范围和内容等创作和改编舞蹈内容。比如在纯粹的民族舞蹈中穿插若干街舞动作,或者将器乐伴奏改编为摇滚、蓝调音乐等。大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原创或改编后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够使舞蹈教学更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而且能够反馈给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失为提升高校舞蹈教学水平的又一手段。

  (三)融合体育舞蹈等开展综合教学

  按照目前国内教育时间计算,大学生进入高校时的年龄已经普遍接近二十岁,其身体发育基本定型,因此学习舞蹈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要求具备“童子功”、对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要求极高的舞蹈类型如芭蕾等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并不合适,故选择适当舞蹈类型和内容不仅关系到教学成绩的优劣,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从这一点上讲,融合体育舞蹈开展综合性的舞蹈教学比较适合多数大学生的舞蹈教学。比如体育舞蹈中的快步舞、华尔兹、狐步舞等动作难度适中,只要多加练习,一般人都能够基本掌握;如果学生身体条件尚可,那么伦巴、探戈等也是不错的教学内容选择。除了体育舞蹈,韵律操也是一类比较大众化的舞蹈形式。韵律操的一大优势在于改编容易,不仅能够融合西方舞蹈元素,中国传统舞蹈、民族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也是丰富的改编素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