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初产不同分娩方式临床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293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龄初产不同分娩方式临床分析论文
孕妇年满35周岁以后初次分娩,医学上称之为 高龄初产妇。高龄初产妇由于骨盆顺应性、组织弹性 下降等造成难产、滞产、产程延长,其剖宫产率高于非 高龄初产妇。因此,加强孕期管理,选择合适的分娩 方式至关重要。现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 例单胎高龄初产病例就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8月12日至2014年4月 30曰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高龄初产共 268例。出生孕周32+5 ~41+3周,平均孕周(38.64 ±1.43)周,出生体重1 800 ~4 950克,平均出生体 重(3 299.85 ±493.22) g,孕妇年龄35 ~43周岁,平 均年龄(36.76 ±1.97)岁。268名单胎高龄初产孕 妇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其中剖宫产组214 例,阴道分娩组共54例,其中顺产53人,产钳助产 1人。将两组就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出血量、出生 孕周、合并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
1.2诊断标准高龄初产:指初次分娩时年龄為35 周岁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 膜早破、产后出血等诊断标准依据谢幸、苟文丽主编 的第8版《妇产科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 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 ± s),计量 资料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0. 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剖宫产组平均出生体重(3 346 ±497.74) g。 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109. 81 ± 447. 50) g。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两组比 较,P =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剖宫产组 平均出生体重高于阴道分娩组。
2.2 剖宫产组平均出血量为(534. 58 ± 190. 98) ml,阴道分娩组平均出血量为(300.74 ±95.49) ml, 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比较,F =7. 987,方 差具有齐性,P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剖 宫产组平均出血量高于阴道分娩组。
2.3分娩方式与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表 1)。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孕妇的分娩方式与孕周 之间不存在有明显相关性(/ =1. 747, P =0. 186 > 0. 05),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阴道分 娩组(/ =5. 843, P =0. 016<0. 05)。胎儿体重偏 大(為3 500g)时宜选择剖宫产。
2.4剖宫产组214例中,产后出血5例,均为剖宫产, 出血量在1 200 ~1 700ml之间。268例均未发生新生儿 窒息。早产24人,因“早产”转新生儿科治疗8人。
不同分娩方式与几种常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的关系(表2)。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妇剖宫产高于阴道产(P < 0. 05),胎膜早破阴道产高于剖宫产(P < 0. 05),其余则无明显差异(P >0. 05)。
表2不同分娩方式与几种常见妊娠 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n%)
3 讨论
3.1关于高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268例高龄初 产中剖宫产214例,剖宫产率高达214/268 = 79. 85% ,而该院同期总剖宫产率在50. 00%左右, 高龄初产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剖宫产率。 这与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 高龄孕妇对分娩过程安全性期待较高有关1。高 龄初产剖宫产率高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从 客观上讲:女性随年龄增长子宫肌层退化,肌层中的 缝隙接连减少,这种生理改变使得分娩过程中神经冲 动传递减少,肌肉收缩减弱,可能难以产生有效宫缩 而造成宫缩乏力。从主观上讲,不少高龄初产妇对阴 道分娩缺乏信心,同时,由于高龄初产阴道试产难度 增大,产科医师为降低分娩风险,更倾向于剖宫产2。
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346 ± 497.74) g,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 重(3 109.81 ±447.50) g,与赵文等0的研究结果相 同。因此,孕妇孕期合理饮食,适当活动,控制胎儿 体重在3 000g以下,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反之, 胎儿体重在3 500g以上,则剖宫产几率明显增加。 Kozinszky [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初产并非绝对 的手术指征,对于无产科剖宫产指征的高龄孕妇应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与沟通,在高度知情同意的基础 上鼓励其阴道试产0。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及 并发症增加,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孕期管理,合理 选择分娩方式,尽量避免高龄妊娠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