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谈提高高职语文学习积极性探索论文

本文共计30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提高高职语文学习积极性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

高职高专 语文 教学创新 学习积极性

浅谈提高高职语文学习积极性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是新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各类素质类课程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大瓶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当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遇到很多问题,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有的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有的还认为学的知识用不上,教师按照以前的老办法、老思路教学,教起来很卖力气,但收效甚微。要改变现状,只有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时候做好引导,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一、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一切都是能呈现出浓烈趣味性的材料源泉。任课老师要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也要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如在学习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选择一张秋风劲吹、大雁飞过、满地黄花堆积、细雨敲打梧桐、夕阳夕照辉映站在窗前的一个女子身上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很多,有学生会认为,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但组合到一起,就给人有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然后教师对学生感觉加以肯定,就此引入要讲的李清照的经历、思想、词的艺术特色上来。讲解李清照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了李清照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结构,作者通过几个层次来抒发这种凄苦的心境的,如何用她那特有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在教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中,必然会让学生紧紧盯着教师,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深深思索,认真地记笔记,达到学习于乐趣中的目的。

二、设立合理目标,分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目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期望标准。它给我们启示:这个目标,期望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容易使学生产生可望而不可求恐惧畏难的心理,不管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就会失去信心,行动上就会没有动力,就不会对此事产生兴趣;过低,一蹴而就,轻而一举,就能获得,没有刺激,没有动力,就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参差不齐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分阶段的目标。一是内容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过低过高都不适合,确实学生水平差异大,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二是有针对性教学,重难点突出。大学语文课一般开一年,上学期以诗歌、散文、记叙文为主,分模块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以培养写的能力为辅。两个学期各有侧重,这样教学的重点,目标非常明确,有的放矢。读的能力以朗读为主,以说为辅。每节课教师对作品的讲解。尽量精讲,安排至少15—20分钟进行朗读训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如,曹操的《短歌行》教学,先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默读,让学生边读边考虑,作品所讲的内容,缕顺作品的思路,再有感情地朗读。针对每个学生朗读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其他学生品评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评、客观地评,公正地评,在品评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适当开展专题研讨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解题、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写作特点、布置练习。凡此种种,单独看来均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用之于许多课文教学也不无收效。但是,篇篇如此,堂堂如此,使之凝固化、公式化,则有违教学规律,遏止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历史,讲文学,公正说,只有严谨之美还不够,还要有趣说、妙解,给人以愉悦和深刻之美。现在的学生很挑剔,而且兴趣多元化,有的老师感叹:现在的课越来越难上了。因此适当地开展专题研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创造一个互相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在学习《山鬼》一课时,不要马上讲解文章,而是先请同学上来讲屈原的故事,然后让大家讨论:如果我是屈原,我会不会自杀?然后将楚文化与课文进行链接。最后学生从心里理解了屈原的选择,还有不少同学对楚文化的绚丽多彩表现出兴趣,这样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被同学们自己挖掘出来,并且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才是语文课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