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议西方文学中作家主体性的演变(第2页)

本文共计24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隐喻

  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想象,这集中体现在了浪漫主义诗歌中。远古神话的作者认为其描写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而浪漫主义文学的解读者和作者明知其为假,却心甘情愿接受幻觉的欺骗,暂时放弃不信任,是一种解读策略和自觉的艺术创作手法。

四、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主要功能

  (一)使隐喻的研究对象得以丰富

  语言学是一门以认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而认知问题是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身份地位和个体外在身体的变化,二是个体内在的人生阅历的累积,以及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表述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种方式和方法,要想从整体上分析人的变化发展,并形成文字表述,则更是难上加难。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仅能对事实做出外在观察,它不能描述一个人内在的世界,不能对内在世界进行实质性的把握。

  (二)使语言学的性质更加透彻

  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特点,突出了认知活动的内涵意义。认知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语言现象,难免会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联系。认知学者生存在一个有意义的认知世界里,不能完全隶属于科学世界的范围。认知隐喻要求个人正确的表达理解认知理念,这体现了厚实的文化内涵及语言的生动感,同时可以弥补科学语言的不足。

  (三)有利于认知理念的反思研究

  隐喻集语言现象、思维方式、文化现象三者于一身,隐喻的认知价值在于体会认知活动的精神,把握认知活动的内在,理解认知活动的文化。我们探索研究隐喻的含义,不只是为了实现对认知的理解,丰富对认知的领悟,更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五、结语

  通过阐述隐喻的基本含义、分析隐喻的主要派别、联系西方文学中隐喻的实例以及揭示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主要功能,明确了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以后熟练的运用隐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2]彭茂红.隐喻与认知[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