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财务状况分析(第3页)
本文共计41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负债水平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等。
5、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包括近几年各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生均事业支出增长率等,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趋势分析,预测发展前景。
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符合单位特性。当上述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面临的财务风险时,财务人员应选用、设计能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和实际的指标体系,以客观反映财务的真实状况。另外还要注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五) 做好财务分析领导重视是关键
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了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分析,还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有很多会计资料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把财务分析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有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财务人员才会无顾忌、有信心,这是做好财务分析的组织保证。
(六)做好财务分析,要有高素质的、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
从事财务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品质,特别是财务分析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除具备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应用数学、概率论、统计、投入产出理论等。同时还要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因此,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财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学校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关。
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正在进行,因此,认清高校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