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浅谈高校财务状况分析(第2页)

本文共计41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效益性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效益,高校财务分析的指导思想应以效益为中心,全面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当家理财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可比性原则。在对学校财务状况中各数字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注意财务分析指标的可比性和会计核算范围、会计政策等的'前后一致性,不要对个别数字作孤立地分析,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整体财务状况联系起来考虑;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不要片面看问题;必须发展地看问题,要注重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三)选择适合高校的财务分析方法

  为了正确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应尽可能收集有关详细资料,在多种分析方法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分析方法。目前高校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根据分析要求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再运用财务管理手段进行控制和调整,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最佳的效益。下面笔者着重介绍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 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关可比数据进行对比,从客观联系中认识财务工作的状况,以揭示差异和矛盾。(1)它可以用现在的指标与前期指标,甚至前几期指标进行纵向对比,来揭示学校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下一期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用当前本校的财务指标与其他高校同一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来分析学校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找出自已的成绩和差距。(2)在进行对比时可以用绝对数进行对比,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对比。

  2、因素分析法 是将有关的财务指标与影响财务状况的各种因素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学校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分析方法。财务分析一定要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时,不是财务数据上的简单拼凑和加工,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金额增减、费用发生、负债偿还等。财务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同时不应参考财务管理、金额、法律、市场信息及有关资料,使财务分析资料更加真实、完整。来剖析学校当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产生的原因,为领导者作出决策和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用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等,把几种财务分析方法相互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将财务活动的各项指标与其相关的因素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克服片面性,形成对财务活动与财务状况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利于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在财务活动分析中,还要注重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的结合,在对学校全部经济活动进行整体分析研究时,还要对那些影响学校财务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有的放矢,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以便制定有效措施。

  (四)做好财务分析必须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做出若干方面的分析。一般有决算分析、阶段性分析和专项分析等。要做好以上各项分析,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它包括分析的内容。如:效益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分析;收支结构的分析;发展能力的分析等。笔者认为高校的财务分析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实际收入、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差异,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利用这些指标分析预算收支的实际完成情况、实际与预算产生的差异以及原因。

  2、收入、支出情况。包括年末总收入与总支出之比、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生均事业支出、教职工人均事业支出、现金流入流出比等,利用这些指标分析收入、支出构成和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支出结构合理性等。

  3、资产使用情况。包括各类资产比重、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等,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利用情况,考核是否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