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第9页)

1 次下载 9 页 1483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明确审计目标。国际业务审计目标必须与银行的总体目标适时保持高度一致,一是维护银行国际业务的资产安全和完整,确保合法、合规经营;二是增加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经济效益,积极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维护资金正常、协调、有效运行;三是帮助银行国际业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迅速发现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影响业务发展的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完善审计依据。国际业务跨地域非常广,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两部分。在办理国际业务时,除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遵循许多国际惯例。因此,在进行国际业务审计时,审计依据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颁布的法规,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等;《日内瓦统一票据法》、《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等;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业务操作规程、业务管理办法、内部授权授信等规章制度。

  4、科学的审计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发展,要求审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以信息化为基础。采取非现场审计确认审计重点,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利用SQL、Access等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数据,确认现场审计的重点;根据从业务品种入手,根据审计项目要求建立审计模型,主要有结售汇、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国际收支申报等四个方面,通过模型发现不符合有效性、合规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的异常业务数据,从中获取现场审计的线索,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节省现场审计阶段的时间。进入现场审计阶段时,需要采用审阅规章制度、调阅业务档案、询问业务人员、核对业务数据等方式,对非现场审计发现的线索进行重点确认和排查,最后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5、审计成果的运用。针对国际业务审计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国际业务部门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措施,确保审计执行到位;对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国际业务经营管理的专业建议,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审计发现的典型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剖析,着重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方面入手,举一反三,防止同一类型问题反复出现;完善内部审计的操作规程。

  加强对国际业务审计,促进国际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确保银行的经营方针、策略以及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农村合作银行国际业务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