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论布依族民歌文化变迁

2 次下载 页 836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论布依族民歌文化变迁

论布依族民歌文化变迁

  罗剑

  摘 要: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它可能由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布依族民歌作为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态,必然也会因社会文化变迁而引起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变化。本文拟从社会功能的演变和演唱语言的变化两个方面对布依族民歌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布依族;民歌;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它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而且,文化变迁总是与社会变迁相随,二者密切相关,所以文化变迁也常常称作"社会文化变迁".它可能由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布依族民歌作为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态,必然也会因社会文化变迁而引起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变化。社会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从布依族民歌的发展历程来看,布依族民歌的发展演变,从社会功能的演变来看,大体经历这样四个阶段,即最初的"娱神""乐神"、"倚歌择偶"到宣传政府的各项政策、再到今天集各种文艺和商业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品牌代言,如民歌文化节等。而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功能。从演唱语言的变迁看,亦表现出"承袭——衍化——变异"的发展路径。这些功能及演唱语言的变化又无不表现出社会人文环境变迁的痕迹。

  一、娱神——倚歌择偶——宣传——文化品牌

  布依族"聚会作歌"这一古老的民俗,最初的社会功能是"娱神"和"乐神".这一古老的民俗事象产生于原始社会,其雏形是被包裹在原始宗教信仰之下的民俗活动。在原始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物质资料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又随时侵扰破坏布依族先民们的生活,威胁先民们的生存。知识水平的低下限制了布依族先民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他们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在操控、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的命运。由于缺乏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和正确认识,原始宗教信仰观念成为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必然产物。客观唯物论认为人类在童年时代无一例外都匍匐在"神"的脚趾下战战兢兢地生活。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群体活动,都离不开原始宗教信仰观念的支配。在此情景之下,聚会作歌便主要是以歌娱神、以歌媚神,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能在神的保护下逢凶化吉、驱邪降福。如《祭祀歌》、《敬神歌》、《驱鬼歌》、《招魂歌》等。原始氏族社会,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对此人们只有毕恭毕敬。每逢祭祀活动,氏族成员全体出动,人们聚集唱歌,载歌载舞,用歌声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向神祈祷,祈福禳灾。在生产力低下,一切的一切都归于神灵支配的原始社会,"聚会作歌"的主要内容就是酬神,布依族先民通过"聚会作歌"这一习俗活动与神灵对话,从而达到人神沟通的目的,表现出突出的娱神乐神的社会功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布依族地区春节期间还有"请神对歌"的习俗活动。其中有一种叫"姑今",汉称"请七姊妹"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年轻人中推选一人席地而坐,男女都可以,大多是要会唱歌的。先用头帕蒙好头,然后用蜜蜡熏之,使之进入昏醉状态,唱出各种各样的歌来。这时,称他(她)为"卜今"或"迈今".以男女歌手各一对,称为"同"(即老庚),引导其一起唱。"卜今"或"迈今"就会唱上天门的歌:他们(她们)翻山越岭,翻江过海,到达天边的大铜水车。这个水车把地下的带到了天上,他们就是坐在车筒上上天的。进入天门,进到第十二层前,每层都有鸭子虎豹和各种神仙鬼怪把守大门。经过了若干道风险,用机智的手段才进入到第十二层。这一层栽种着各种花卉,把它摘下来送给人间的妇女,就会生出聪明伶俐的孩子来……唱的都是自然景物的想象和描述。寨子里男女老少都聚集来听这种歌,听到高兴的地方就哄堂大笑,听到悲伤的时候就凄然泪下。 [1]117

阅读全文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