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次下载 页 409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浅析当前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要: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阅读教学在文本分析、学情分析、课程资源使用存在三方面问题:语文教师对文本体式解读有误、文本内容涉及不合理;对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的现状了解不足;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多媒体课件使用不当。本文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现状,改进阅读教学,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情 课程资源 文本
一、文本把握不准确
1、文本体式的解读不合适
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往往是教师文本解读的问题。语文教师对文本体式的把握存在两方面问题。
第一,对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文章体式。每一种文本体式(也就是文本的体裁)本身就是一种特点,内在地表达了作者的某些思想情感。所以在阅读教学备课的时候,只有教师注意到选文体式的特色,进行合理打扰解读,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调查中,65%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基本不关注选文的文体,教学流程不会因为文体变化而有所改动,只有8%的教师依据体式特征做相应变动。笔者在和语文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除了诗歌、戏剧等文本体式十分特殊的作品,教材中的选文以散文(包括古代文言文)为多,所以教学流程基本上不会改变。
第二,课堂阅读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僵硬地按照文本外在体式特征安排教学流程,没有关注到文本主题比外在体式更重要,是文本解读的突破口。一些语文教师教授小说文本时,注意到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坚持“三要素”为分析重点,忽略了文本更重要的形式特色。如《变色龙》这篇小说的教学流程重点是梳理小说的情节,找出小说中人物、环境,最后得出小说主题。其实,《变色龙》一文中的环境不明显,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梳理情节脉络就一目了然,学生通过题目也能够了解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把教学重点放在“三要素”上,忽视了《变色龙》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对话。《变色龙》是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所以可通过赏析大段的对话来贯穿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实际教学中,教师紧抓“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僵化,也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根据调查,仍有部分教师对文本体式的把握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没有抓住文本的体裁特征进行区别教学,教学流程千篇一律,诗歌当成散文来教,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等全不是统一的散文教法。另一方面,教条化地仅抓文本的体裁特征,小说就照着“三要素”套路来教,散文就突出“行散、神不散”特点。这两种错误教法,是对文本体裁解读的两个极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会阻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
2、文本内容的设计不合理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对文本内容进行选择、加工,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文本内容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对于文本内容的设计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文本内容的问题设计缺乏梯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问,是促使学生思考、探究课文的意思或意味。古希腊时期,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就发明了“问答法”(也叫“产婆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些著名的语文教师十分重视提问,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调查显示,教师基本运用了提问的教学方法,提问次数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只有32%的老师提了太多问题。在问题的类型和难度方面,50%的教师偏向于理解型的问题,评价型、运用型这类难度较高的问题则较少。42%的教师提的问题较为合理,58%的教师对问题的难度把握不准,不是偏难,就是偏易。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完成;问题过易,发挥不了应有的训练作用。

艺术歌曲《爱情与死亡》研究的论文
论述二胡洋为中用的历史沿革艺术教育论文
传统艺术在当今动画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论欧洲古典四大艺术风格对女装风格的影响
浅谈膜下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唐代女装风格在现代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关系及其影响
论洛可可艺术风格
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
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精选5篇)
大学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浅析当前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水文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三明治教学法的运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理论论文
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交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