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第3页)
0 次下载 5 页 658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列文森则把霍恩级差规则的合理内容纳人自己的含意原则里,形成了列文森含意三原则。根据列文森的解释,在符合霍恩级差和使用有标记形式条件下,Q隐涵的推导优先于I隐涵的推导;在使用无标记形式且不符合霍恩级差情况下,I一原则导致按常规作具体解释。
列文森的三原则被认为既覆盖了“旧说”所致力于的特殊会话含意,又适用于“旧说”所不及的一般会话含意问题,故比“旧说”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解释力。
会话含意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同时涉及了有关含意的四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它在“何知含意”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使人们对含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何知含意”是四个基本问题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是研究含意问题的最终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会话含意理论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一些可循的原则和步骤,但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问题。像“Cau you pass the salt?”这种例子,进行Q隐涵推导似乎难以进人霍恩级差,用M一原则推导充其量只能达到“何时含意”(“另有所指”)的地步,用I隐涵推导则有赖于实情和“常规”关系的具体把握。这个“常规”的内容是什么?它和实情如何发生作用并如何影响意义的衍推?这些仍然是不太清楚的问题。
四、含意本体论研究
会话含意理论虽未能对常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其信息原则中关于常规关系的假设却为含意本体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导向。沿着“常规关系”( Conventional relations)这一思路,含意本体论主要研究“何为含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主要的观点有:含意来自常规关系,含意的实质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基本方式”或“原方式”;它是人类认知及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
对含意本体论研究给予更直接触发的是列文森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包括其雏型“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推导机制和信息原则的说明。列文森提出新格氏推导机制有其自身超出含意理论研究的学术目标,所以没作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其中信息原则运用到的“常规关系”却为我们研究含意的本原与生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假设。
徐盛桓教授对含意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曾发表了“论常规关系”、“会话含意的分类”等多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在题为<含意本体论研究》的论文中,论证了对话性(dlalOglCahty)是常规关系亦即含意性的产物,没有含意性就没有对话性的道理,进而得出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原方式”,含意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的重要观点。
徐盛桓教授就含意的本原提出了含意的工作定义(workingdefinition)如下:含意是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但又确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的“言外之意”。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围绕着含意的本源本性展开,认为含意的形成是由于语言的表达利用了事物的常规关系。话语作为显性表述,它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它蕴涵含意,此即话语的“含意性”;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这一内化过程可改称为“含意化”过程。
含意本体论既然研究的是含意如何参与话语表达的理论,它的理论目标自然与新格氏理论完全不同。它在新格氏含意推导基础上探究含意的本源本性,开掘含意的内涵外延,了解它作为话语表达的一种“原方式”的运作机制,不但力图认识含意运用的所然,而且力图认识其中的所以然。
含意本体论的理论目标简单得多,它不谋求关于自然语言理解这样带全局性的理论目标,它只探求含意发生的本原,即探求语言得以发生含意的客观基础。它以探原为本,而不再探究含意的推导规律。
[2]
含意本体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更为基本的层次上发现含意存在的原因,即作用于而形成含意的初始条件。
含意既然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对含意的研究就不得不首先探讨“常规”的内容及其与含意的关系。含意本体论通过考察含意发生的来由,发现并了常规关系的若干种类形式。如:

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交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第3页)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