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第2页)

本文共计33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态度

  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端正的态度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态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尊重不同文化。交际者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化。其次,客观看待文化差异。交际者能将自己的文化与对方的文化进行比较,积极发现异同,并接受这种差异的存在。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差异,不一味崇尚别国文化。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消除文化偏见,要明白文化只有异同,没有好坏和优劣之分。另外,对别国文化抱有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了解别国文化的动力,有助于激发个体积极主动地接触和了解别国文化,从而掌握文化知识。

  (4)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交际策略和交际语境四个要素。语言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对目的语的掌握,不仅需掌握字、词、句等形式上的知识,而且还需理解其所携带的文化内涵。语言交际能力包含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两类。口语交际能力指在使用语言进行对话、演讲等口头表达行为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书面交际能力指使用语言进行写作等书面表达行为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在交际中,信息的传递不仅依靠语言,还借助于一些非语言形式如停顿、面部表情、音调、着装、姿态等一切可以用来暗指其他意思的事物。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尤其是口语交际互为补充,常在交际过程中搭配使用。交际策略指在交际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有助于交际成功的技巧和策略。这些技巧和策略包括交际活动的开始、话语轮换、交际出现失误后的补救策略以及结束交际活动等。所有交际都发生在一定的语境当中,无视语境因素的交际难以成功。交际过程中需注意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需要关注交际对象的特征,如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并且要注意交际双方互相作用中的角色和意图。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建议

  (1)增加培养途径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有两种:课堂传授,课外辅导。课堂传授对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依然是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将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标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有意识地讲解字、词、句的文化含义,并对跨文化交际策略进行介绍。课外辅导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及学校可组织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文化周、英语沙龙等,组建英语报社或英语兴趣小组等,以及为学生提供到海外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机会,在实践中体验跨文化交际。

  (2)将教学方式多样化

  跨文化训练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教师可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头脑风暴等,还可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及情景表演等。此外,为学生提供互动式训练是另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邀请来自目的国的人员到班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习到目的国的文化并可以练习各种交际技巧。

  (3)培养教师团队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师队伍仍以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主,极少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游学经历,因此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充足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对此,本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师资的培养,多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讲座并支持教师赴海外游学和交流。此外,吸收外籍教师进入大学英语的教师团队,可让外籍教师与中方教师合作授课。另外,直接聘用海外归国人员。海外归国人员具有充足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丰富教学资料

  市面上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鱼龙混杂,难以挑选出适合的教材。再者,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可以囊括所有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使用一本教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补充教学资料。量身打造的教学资料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深化的国际合作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外语、熟知文化、端正态度、运用技巧是进行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应通过扩展培养途径、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组建有利的师资团队以及提供科学且实用的教学资料来达到培养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