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本文共计21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
保险公估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专门从事保险标的或者保险事故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并按约定收取报酬的机构。保险公估人既可受托于保险人,也可以受托于投保人,但它不代表保险人,也不代表投保人,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与上述双方保持着等距离的关系,能对委托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仅可以减少赔偿纠纷,更好地实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还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下面是Lw54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的知识,欢迎阅读。
公估市场份额占全国40%以上
全国拥有保险公估机构305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估损金额195亿元,业务收入约12亿元。近几年来,公估市场发展迅猛,公估市场份额一直占全国40%以上,其中车险公估份额达到65%,公估机构数量占全国35个监管辖区第1位。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公估的产业集群及总部集聚地,初步成为我国“保险公估之都”。从制度建设上看,保险公估服务收费指导标准也已确立,还举办了三届国际保险公估高峰论坛,并发布了公估市场发展报告,这在业界都具有示范作用。
保险公估具有天然的公正性
公估在英国产生时,当时保险公司依赖本身雇员以及建筑商、测量师等各类代理人处理赔案,导致串谋骗赔事件屡见不鲜,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损害。19世纪中叶,英国防火保险委员会提出应由独立的并且具有相应法律地位的代理人即估价人负责赔案损失的调查;1867年,该委员会又进一步提出,保险公司在支付赔款时,必须委托独立人士提供关于火灾原因的调查报告,使调查结果免受双方关系人的`左右,具有客观公正性;为此,该委员会又批准通过了一张估价人名单,名单列明估价人的专业技能,保险公司理赔时必须从中选择。1941年,英国公估师协会成立,1961年,演变为英国特许公估师协会。从公估在欧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来看,保险公估具有天然的公正性。
保险公估具有天然的公正性。公估的概念就是“公”与“估”行为的结合,公即公平、公正、公道,估即估计、估价、估量的行为。公估业应该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准绳,以客观事实和各项数据为依据,进行客观、合理、科学的评定。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公估本身就是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而生的。公估的价值一定要回到它应有的地位上,这样的价值判断,一是源于公估技术的稀缺性,二是源于专业分工的效率性:保险业的外包趋势。
保险业的外包趋势是规模增大,外包业务向高端发展。其中理赔外包业务从2004 年兴起,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工和IT成本提升,保险公司理赔费用持续上升,而外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理赔作为一项程序性业务,不是保险公司战略核心竞争力所在。举个例来说,Met Life将理赔流程离岸外包给ACS,理赔速度提高9倍,成本降低75%,准确性提高了40%。
公估业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制约公估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从政策因素上看,国家对公估行业的扶持力度尚显不足。在中国保险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中介发展的论述里,仅仅在“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相关内容里,提到“发展保险代理、经纪、公估机构,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积极促进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推动保险中介服务的规范化。”这里“公估”字样只出现过一次。在中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公估发展的论述里,同样也只有“优化保险中介市场格局,鼓励保险代理、经纪、公估机构向专业领域深化发展,提高中介机构服务保险消费者的能力”这样一句。此外,政策层面上很少有关于公估的内容,公估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更是从未提及。
从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来看,这跟保险市场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目前保险公司的强势地位导致保险公估人的独立性难以保证,投保人对保险公估人的认知程度也较低。
再就是公估业自身建设因素的制约。公估业总的来说规模小,整体实力不足,不具备与保险人抗衡的实力。再就是专业力量有待加强,行业竞争同质化问题突出。专业人员短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