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运营虚弱症”
1 次下载 2 页 212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管理运营虚弱症”
一边是新建剧院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边是管理人员两手空空无章可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剧场建设的新高潮,然而,由于国内剧院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且优质演出节目较少,“设施硬件强,内容软件弱,管理运营虚”的矛盾成为大部分剧院面临的主要挑战。
2010年,针对我国剧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应加强剧场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由该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联合国家大剧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的“《舞台管理导则》研究”,被列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日前,该项目通过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验收。与会专家认为,其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剧场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
“重建设轻管理”普遍存在
从1998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现代化剧场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国剧场总数达2137座。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均建设了代表性大剧院,省会城市、单列市大剧院建设也基本完成。从全国剧场建设的发展态势看,发达地区的区级城市大剧院建设已全面兴起,县级城市剧场建设进入起步阶段。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剧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突出表现在剧场建设与运营基本脱节以及重剧场造型、轻剧场工艺,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等方面。
“当前剧场建设的最大误区之一是,绝大多数剧场经营实行的是出租制,而新建剧场选择的建筑标准却是欧洲的‘院场合一制’。”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曾受有关部门委托,就我国剧场建设与管理的重大问题做过专题调研,调研组专家在其报告中指出,这种错位不仅使剧场内大量空间闲置无用,运营成本大增,给剧场运营造成困难,而且造成演出票价上浮,影响到演艺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种错位也给剧场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了麻烦。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剧场经营实行出租制,而在剧场管理方面又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不能形成一个统一、公认的舞台技术和安全管理体系,再加上我国大多数从事舞台工作的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一方面缺乏舞台上工作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没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从事舞台工作,对舞台环境陌生,对工作规程了解不多,与演出场所配合不够默契,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能导致工作秩序混乱等现象的出现。
尽快出台一套完整的舞台管理体系,将演出场所的舞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舞台上的一线工作者和剧场管理人员的普遍呼声。
让标准由“条”成“块”
当然,国内的舞台技术管理也并非全然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新建剧场数量以及演出实践的增加,我国舞台技术管理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制定了一部分舞台机械、音响、灯光专业的标准,如:《舞台机械——台上设备安全》、《舞台机械——操作与维修导则》、《剧场等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工程导则》、《舞台灯光设计常用术语》等,为演艺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不过,与欧洲、日本、美国等演艺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目前在剧场及演出场所的标准制定方面还处于“条”的阶段,尚未出现将各专业在演出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机整合的“块”的行业标准——《舞台管理导则》。
为了填补此项空白,推动我国的剧场管理技术体系建设,2010年6月,国家大剧院联合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剧院组成《舞台管理导则》研究课题组,向文化部申报立项。该项目得到了文化部的支持,被列为该年度文化科技创新项目。
此后,课题组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演出场所舞台管理方面的资料和标准、大量翻译国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研究人员赴港澳和内地一些有代表性的演出场所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演出场所舞台技术一线人员的意见,完成了《舞台管理导则》研究报告,并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后,编制完成了文化行业标准《舞台管理导则》(草案)。
《舞台管理导则》不仅首次定义了“舞台管理”的概念,还将驻场及非驻场演出场所的舞台管理进行了既区别又统一的陈述,并将秀场类舞台管理纳入了舞台管理体系。

谈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论文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资金成本管理论文
餐饮业成本管理方法及对策论文
关于收入管理铁路运输研究的论文
浅谈“管理运营虚弱症”
(通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
浅析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探析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控制分析
煤矿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探讨的项目管理论文
新兴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的特征分析
公路监理施工现场管理试述论文
论组织学习研究的若干问题
冶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企业职工薪酬和人工成本控制策略探析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外籍教师的聘请与管理论文
实物黄金的库存管理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