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第2页)

本文共计54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发展的思考

  (一)、提升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素质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师本身的素质建设。

  (1)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目的是使教师在传授知识韵同时,注意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随时校正自己的教法,因人、因材施教,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追求立足于一较高视点,以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意识。

  (2)开展教研活动,重教重研,以研促教教研工作是对教育规律、教法改革、教学效果的检查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教法、学法进行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校正和创·造,而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重教轻研,科研意识、教学目标意识、成果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总结教学成果,不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对于教材中比较复杂的实验、难度较大的实验、缺乏某些器材的实验不进行探索改进,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意识的培养。(3)挖掘教师潜力,努力改进,创新实验,提倡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努力改进实验或自制教学实验仪器,弥补教学中的实验不足。同时,应积极为教师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激励我区教师能在尽量克服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力为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对实验教学目的的重新认识

  明确学生实验课的目的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

  实验课已成为各个学校化学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化学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直接与物质、仪器及技术打交道,以发展、探索并修正化学领域内的很多概念。然而,组织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毕竟不同于实验室搞科研,于是,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及有关问题,化学教师们进行了质疑,提出了下面的观点:第一,是否对实验强调得太多了,无形中引导学生忽视了解决化学问题还需要用到创造、想象等综合智力。第二,一些教师认为,区分学校中的化学教学与更高一级的科研训练很重要。学生不是科研人员,他们做实验的目的及所期望的收获完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科研人员那种经过长期实践而具备的经验及相关技能,学生需要学习。同样,中学化学教师的目的也不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培训科研人员。化学教育这个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当代之所以强调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验,主要是从教育目标出发,而不是从第六感觉,相信学生能够完全像一个科学家搞科研那样出发。因此,指导一堂化学实验课就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实验内容并组织好课堂,有关专家认为:"站起来发言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而真正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参与"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问,学生为求确解,就会不由自主地介入讨论,参与到求解的行列中来。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措施。

  (2)、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还给学生探究的自由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每一分一秒都十分宝贵。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快节奏的提出问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指名回答,有时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错了,急忙把结论交代给学生,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时间。

  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能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是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推理想象、创造应用等,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者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教室的气氛则必然会趋向紧张,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必然不敢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教学时态度应和蔼可亲,注意微笑面对学生,保持适度幽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