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
2 次下载 2 页 262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定位一直是中职语文界有争议的问题,对中职语文准确定位是提高有效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还担负着提高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任务。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共性”、保证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找到与专业教学的对接口,做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衔接,辅助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显示职业教育的“个性”。可见,语文教学的共性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也是具有职业导向的教学;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共性”,还要彰显职业教育的“个性”。?中职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中职语文存在许多误解,认为语文这一学科对培养技术人员而言是可有可无的,这是造成今天中职语文难堪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逐一进行分析。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师生认识偏差。在很多学生的认识当中,考上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走上社会后能找到一份跟自己特长相匹配的工作就行。语文这门学科不是技能课,实用性不如技能科目。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学生不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语文课的学习上,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而在许多教师的认识中,语文是一门付出和收获难成正比的科目,与其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受苦受累还得不到认可,不如“吃老本”稀里糊涂地教学,不去拓展教材上的知识,也不增加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更不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和老师对中职语文的认识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导致师生都不重视语文的教和学。
2.教材与教学实际存在偏差。现在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篇章,这些内容需要中职语文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侧重于培养其审美情趣。这样的初衷无可厚非,然而,却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目标背道而驰。因为,中职语文的教学只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达到教材所设定的目标难如登天,更何况还有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教材与实际教学的距离越来越远。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主动性。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意向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中职学生对中职语文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成效。为了培养中职学生学习中职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信心,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正视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找到教学切入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如果课堂教学速度过快、起点过高,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掌握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要点,长此以往,极易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在教学时可以采取由慢到快、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逐渐把学生从初中语文学习节奏转变到中职语文学习节奏上来,逐渐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容量,在保持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础上,使学生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二是正视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态度。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中职学生对中职语文课的学习态度不好,主要是他们不了解中职语文课程对他们学习和从业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中职学生内心深处的就业从业需求,让中职学生了解中职语文与专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使其深入感受到语文是众多专业课程的知识载体,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也是今后从业就业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让学生看到学习中职语文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维持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自由发表心得体会的机会,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及时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心理。

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