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中国文化核心理念重塑之一:恶的本质(第2页)

本文共计24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换成现代话语,我有这个能力我就对社会多承担一点责任,没这个能力就尽量过好自己。这实质是一个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可惜的是,这一黄金法则受到了盲目批判,时人过去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进行灌输式,如今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穷”时不择手段以求致富,“达”时更追求垄断和特权利益。实际上既没有好好善待自己,也不可能善待他人。

  由于恶的本质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失度,片面伤害自己和他人都是造恶,因此我们可以对各种致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个人精神因素导致不能控制好其行为的度致恶。类如情商障碍智商障碍等,世间很多恶都是因为行恶者的偏见、愚昧、情感失控造成无法把握与他人关系的度。

  二,资源总量不足致恶。如经济危机导致食物缺乏,根据“达则兼济天穷则独善共身”的原理,资源不足“穷”必然导致人的利己性膨胀进而催生罪恶。如我国上的`一些灾荒导致吃人现象。

  三,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致恶。有时,社会生产能力其实是过剩的,但由于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一部分人资源过剩,另一部分人资源不足引发恶。

  很显然,以上三种恶之因都与一个社会的制度有关,第一项主要受一个社会的文化教育制度制约,第二项主要受经济制度制约,第三项受分配制度制约。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恶的本质在于制度设计失当。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人犯罪时,无论他是杀人抢劫还是贪汚,都不要过于夸张犯罪者的人性恶,不应该局限于对犯罪者的道德谴责或法律惩治,而应该深究于制度之恶。

  相信人的本性善,不仅是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制度之恶才是恶的最大根源,从而催生制度改革的强烈诉求。疾恶如仇的朋友,让我们对人多一点宽容和爱,一起深究制度之恶,对人疾恶如仇只会恶化人的情绪,对制度疾恶如仇才会增长我们的智慧,最终获得制恶的技巧。多一分思考,少一分分仇恨,会让我们的改革大业进行得更加和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