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3页)
本文共计75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难点和热点,我校经过多年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正在致力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正在承担江苏省高等教育立项重点课题,研发的成果“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平台”对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8](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GMER),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
在医学生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是在后期临床实习中注重培养,在早期基础课及临床课教学中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医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医生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成为以“临床问题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教育者应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出发,使学生具备运用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完成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2] 陈丽娜,李飞,杨宗凯,等.关于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现状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1):94-95.
[3]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66.
[4] 王华楠.在与西医临床思维的比较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80-282.
[5] 韩善夯,朱蓓蓓.如何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59-260.
[6]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8,16(8):139-140.
[7] 左令燕,杨鹏.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2,15(5):260.
[8]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2002,(4):23-25.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篇2
浅谈加强中医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策略
摘要:论述了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是保证高等中医教育培养 应用 型人才的关键,指出临床能力包括运用临床基本 理论 和知识解决临床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提出应转变观念,进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 方法 ,注重临床能力培养以及调整考核侧重点,注重能力评价,加强中医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教育; 临床能力
高等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中医人才,中医人才的服务地点是 医院 ,服务对象是病人。
因此,中医院校所培养的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才能受到医院和病人的欢迎。
但是,现阶段中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医院需要尚有较大差距。
因而提高中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中医教学改革中值得 研究 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地把临床能力理解为临床操作能力,还应包括应用临床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 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问病、查体、书写医疗文书、接待处置病人、手术基本操作能力。
为此,我们就如何增强中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提几点看法。
1 转变观念,进行课程改革
中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 社会 科学 知识,较坚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 分析 和思维能力,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扎实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临床中医师。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 发展 及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而高等中医教育却忽视临床能力的培养,部分中医高等院校还出现了医教分家的奇怪现象,部分教师缺乏临床机会和临床经验,使部分教材编写不规范,内容高度重复,相同的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在临床各科又重复出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