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中学语文现代主义文学举措论文

本文共计41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中学语文现代主义文学举措论文

  内容摘要:

中学语文现代主义文学举措论文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而这部分内容中的经典篇目也被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中,成为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了解西方文化的一大窗口。然结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自身特点的复杂性和当前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对其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取得理想成效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希望通过相关教学举措能提高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中学语文;教学举措

  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条件。当时人们经受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知识分子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作家们颠覆以往传统文学的理性思维,不再主张生活写实和常规叙事,而是提倡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用意识流、超现实、荒诞性、象征性、非理性的写作手法来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因此,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扭曲和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1],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则是表现为偏重自我,偏重形式与表现。因此,无论在艺术形式上还是思想内涵方面,都体现了其自身特点的反传统性与复杂性,而这些对于中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理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一部典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它叙述了一个旅行推销员格力高尔在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甲虫,这个变故对他本人和家庭都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他在遭到家庭和社会无情的抛弃后悲惨地死去的故事。不难发现,《变形记》这部作品并没有像传统文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线索、鲜明的人物个性形象、具体的时间地点限制等,而是通过一些比较繁杂琐碎的生活细节来表现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也被笼罩在一片充满私欲、丑恶、冷漠的混沌之中,甚至可以说《变形记》“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2]。所以,这是西方文学传统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它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独有的特点。

  二.当前中学语文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的现状

  外国文学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上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依然是本土文学教育为主,外国文学在教材中涵盖面是相对比较局限的,对外国文学各个时期种类介绍也是不全面,学生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认识了解程度很浅,因此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就更是难以理解。学生对于作品意识形态内涵的评判,很多时候在对作品背景不熟悉、作品主题理解模糊的状态下,都会倾向于选择直接与资本主义的罪恶相挂钩,而不是深层次挖掘其中的价值取向及探究其原因。此外,教师由于对外国文学的地位不够重视,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多以“满堂灌”的讲授为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外国文学当成本土文学课来上,忽略了外国文学本身的特性,使得作品的独有魅力也未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例如在学习《变形记》一课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的第11课节选了原作品开头格力高尔变成甲虫后醒来的片段,倘若学生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就很可能把《变形记》读成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或者“人变虫”的想象型小说,并不能深刻领悟作品主旨,这样便失去学习该篇课文的真正意义。

  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教学的有效举措

  在姚利民博士的《有效教学涵义初探》中提到,“有效教学即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3],所以结合有效教学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理解为:教师通过外国文学中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此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西方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实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篇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的成功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教学举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