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析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丰富校园社团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内在于人的。道德教育过程不是个体机械接受、被动识记道德知识的过程,而是有机、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形成道德认识,继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对高职生来说,学生社团是他们自发组织、自愿参加,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目的的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可以促进个性成长,培养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并践行道德价值。
一是加强管理和引导,帮助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要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在社团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多提建议和指导。除了社团内部的自我管理外,还应通过校团委、系团总支、学生会等机构对全校的社团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学生自主建立健全社团规章制度,制度里诸如诚信、敬业、奉献、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做人原则和做事作风都会产生影响。因为是经过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制度,认同性高,也确保了社团成员的道德自律。 二是创新社团文化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高职院校的社团除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社团外,应结合专业建立职业特点鲜明的学生社团,更多地走向社会、深入企业,运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区、服务企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体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结合专业开展小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熨烫、计算机使用与维护咨询等活动,把学生推向所学职业的第一线,使其提前体验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生活,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责任心、乐于助人的爱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关注实训实习过程,强化学生道德体验。
职业道德规范是活生生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只有当个体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体验,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对高职生来说,只有促使他们在实训实习中获得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有效促进德性成长。
一是注重实训实习中的榜样示范教育。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创设企业生产活动氛围,严格按企业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获得职业道德体验,并慢慢内化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同时以往届实习生中的佼佼者和企业的优秀员工为榜样,用他们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效仿榜样,努力形成与榜样相一致的职业道德。
二是注重实训实习中的道德反思。实训期间,通过学生每天写实习日记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道德反思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反躬自检,通过自省、自得、自警、自诫、自励、改过迁善等自我教育的方式,克服自身弱点,控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道德规范,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达成自律境界。同时教师要根据实习单位的评价反馈和同学评价了解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情况,对职业道德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职业道德表现不够好的学生,要和他们个别谈话,引导其及时改正,使学生在实训实习活动中能努力践行职业道德。
三、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主要因素
1.职业道德形成的时间要持久。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体系。但职业道德的培育和形成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尽管我们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远的变化。
2.职业道德需要学生本人主动建构。
职业道德的培育和形成不能依靠制度规范由外而内的灌输或是教师的道德权威,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过认知、判断、体验,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学生自己要有清楚明晰的道德需求,要自觉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德性修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创建培育学生职业道德的平台时,要努力唤醒学生的职业道德本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