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析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3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析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价值。本文重点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可能性及有效路径。

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析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职业道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就是要围绕市场、面对企业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性人才。而在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一、高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职业道德的可能性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培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系统教育和全面灌输。通过对已有职业道德规范的灌输,发挥道德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养成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单一的规范道德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

  职业道德教育不只是静态地体现为学校德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法定知识内容,而是与具体的人、时间和空间发生关联。对于高职生来说,最重要的生活成长环境就是校园,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与实践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人形成内在的动力,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意志品格和道德素质。因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所以背靠行业并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职业定向特征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杨叔子院士曾把大学比喻为一个泡菜坛子,人文环境就是泡菜水,泡出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园文化就是泡菜汁,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现实价值。

  二、高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职业道德的路径

  1.推进校企文化融合,增强学生道德感知。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要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必须构建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生活中逐渐感知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与企业合作,推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构建具有鲜明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一是企业精神与校园精神相融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在总结提炼和倡导校园精神的同时,要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在内的企业精神文化,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努力提升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养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二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突出行业企业特色。要打破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的壁垒,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营造出浓郁的职业场景和职业氛围。可以在校园醒目处悬挂行业著名企业家画像,宣传栏中展示学校优秀毕业生图片和先进事迹,在走廊墙壁上、教室里张贴企业家的经典言论和文化标语,让学生每日在校园环境职业文化润物无声的陶冶中,逐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培养职业操守。

  三是邀请企业人士开讲座,培养学生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邀请企业人士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向学生介绍企业的文化内涵及企业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企业化”。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基础就是严守企业的规范,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