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小议零传动滚齿机蜗轮轴优化设计(第2页)

本文共计32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蜗轮轴轴径优化首先将蜗轮轴的跨距确定为400mm,简化蜗轮轴为一没有阶梯变化的光轴,观察轴径变化对轴变形的影响。如前所述,仍考虑两种轴承支承情况,轴的变形量见图5:

  由于轴径对变形量的影响是一条呈单调减的曲线,无法提供相对完整的优化信息。考虑到轴径大小除了影响轴的刚度外,还会影响轴的固有频率,因此,通过ANSYS对不同轴径的蜗轮轴再进行模态分析,观察其固有频率的变化趋势。

  轴径越大,轴变形越小。其中,轴径d∈[40mm,65mm]时,轴的变形量很大;轴径d∈[65mm,75mm]时,轴的变形量大大降低,且变化率也降低;当d∈[75mm,110mm]时,变形量仍降低,且其变化率较之区间[65mm,75mm]有所提高。

  建模时,将各支撑点轴承的刚度设为无穷大,即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游走的刚性支承结构,同时不考虑外力作用。通过对不同轴径的蜗轮轴进行模态分析。

  零传动滚齿机的切削速度较高,这使得机床的激振频率很高。为了避免共振,保证机床工作平稳,滚齿机零部件的基本阶固有频率应尽量偏离机床激振频率。结合上表,选择较小的轴径即可满足要求。

  综合对蜗轮轴变形量和固有频率的分析,并结合立柱箱体的设计限制,即可选择轴径为75mm。

  2.3.蜗轮轴孔径优化根据前面的分析,首先确定轴承跨距为400mm。由于蜗轮轴是一阶梯轴,取其轴承之间的轴径为75mm,并由此设计出其它各阶梯轴,建立模型。

  当孔径在5mm-25mm之间时,固有频率单调增加,而当孔径在25 mm -65mm之间时,其固有频率单调减少。由于蜗轮轴趋于静止,为得到较好的机床振动特性,该轴的固有频率偏低时较好。结合孔径对变形量的影响的分析,兼顾轴的刚度和振动特性,确定蜗轮轴的孔径为45mm。

  3. 结语

  根据对蜗轮轴跨距,轴径和孔径的分析,选取各项优化值,建立蜗轮轴三维仿真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蜗轮轴静力变形云图。

  综上所述,得到以下结论:

  1.轴承支承刚度直接影响轴的刚度。一般地,轴承支承刚度越高,轴刚度越高。应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高刚度的轴承。

  2.相对于后端支承,轴的前端支承的刚度对轴的影响更大。前端支承应尽量选择刚度较高的轴承。同时,轴承支承内结合表面的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前端支承轴承内径均匀受力。

  3.轴承跨距直接影响轴的变形。在选择过程中,结合具体机械结构尺寸,尽量选择轴变形量最小时的跨距值。如果不能选择最佳跨距值,则应尽量选择接近最佳值,且使得轴变形量的变化趋势较小的跨距值。

  4.较好的轴径与跨距长度的比值约为1:4。具体的最佳支承跨距应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来确定,以便得到轴的最佳动态性能。

  5.轴的轴径和孔径的确定在考虑提高刚度、减少质量的同时,也应使得轴的固有频率值较小,从而保证整机的振动特性。

  由于普通主轴一般都采用双轴承支承结构,与本文中蜗轮轴的结构有相似之处,所以本文的分析对其它主轴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国庆。ANSYS工程应用教程-机械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 孙靖民。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3] 胡爱玲。高速电主轴动静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学位论文]. 广东工业大学。20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