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

本文共计387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中化学说课稿

  一、什么是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说课稿1

  《化学能与热能》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第一节。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溶液

  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

  结论

  [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

  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

  [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

  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

  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在实验中要注意: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