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第12页)
本文共计206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最后,最后作为个人的集合体――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也没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国际社会有意识形态的不同、有地理位置的不同、有贫富程度的不同,因此世界事务就是在这些不均衡中进行相互的较量,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回利用其他国家,或者更甚者利用国家的综合实力来抢夺弱小国家的资源,发动侵略战争。既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都没有按照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那么可想而知在个人事务上,又有多少人是完全按照善良意志在行为的呢?
研究康德的思想即使能够取得很重要的理论成果甚至是把握到康德的思想,但是不能为实际问题提供一个思想上的指导,那么这样的研究无疑是没有生命力的。康德的思想确实是辩证,体系也很庞大,但是如何结合当前的形势来解决实际问题,使他的思想向现实着落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邓晓芒. 康德哲学诸问题[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14.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6.
[3]康德著,苗力田译. 道德行而上学原理[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9.
[4]康德著,苗力田译. 道德行而上学原理[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8.
[5]王兆良. 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 巢湖学院学报2006.(4).
[6]邓晓芒. 康德哲学诸问题[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4.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