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探究

5 次下载 2 页 265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探究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和目标,它重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与互动交流。初中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框架,提升技能与探究能力。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探究

  一、增加课堂趣味,激发学习动机

  课堂的趣味性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趣味性教学能够活跃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到课堂互动中。借助趣味性教学能够调动整个课堂气氛,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而教学有效性也能够得以提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采取幽默诙谐的语言实施课堂教学;第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想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第三,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如可让学生担任小老师,针对某一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向同学展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思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态度及内心思想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新课程理念是对满堂灌教育的冲击,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用“心”教学和引导,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初中物理教师要在课堂和课下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需要;第二,设计关于学生详细情况的表格,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与劣势等情况记录下来,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原因,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健康状态下学习和生活;第三,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特点,课后与学生多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成绩稍差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是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关键策略。

  例如:关于“无处不在的能量”相关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借助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获得不同层次的提升。教师可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制定基础巩固目标,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原理、形成知识出发,深入分析动能、势能、内能、机械能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基础的计算。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借助类比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能量的综合运算,扎实掌握概念和计算公式,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并能够进行实验分析。对于成绩比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多练习大型综合计算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知识解决生活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创新。关注个体差异,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不断进步。

  三、设计课堂活动,激发主动参与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并且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果缺乏学生参与,将会缺少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和互动探究。在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堂引导技巧,鼓励学生互助交流与合作,激励学生保持交流的积极性和探究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并给予从旁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课堂活动设计原则是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为方向,实施活跃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程引入的演示实验,设置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教师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如“铁块、木块、水、杯子、鸡蛋、盐……”学生自主验证实验。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实施小组实验,并做好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数据与实验结论的记录。最后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示范以鸡蛋、盐、杯子、水为材料的实验操作过程,在不断加盐的过程中,鸡蛋不断上浮,得出关于沉浮的相关实验结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出方法和结论,以此教师给予肯定性和指导性评价,鼓励学生集中方法和结论,并通过示范实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