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探讨
8 次下载 2 页 317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在概述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模拟仿真教学、并要求大规模投入模拟实训设备。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中职学生;教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及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针对这个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应用方法等知识,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功能用途、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回路进行探讨、设计。[1]目前,教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①中职学生文化程度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较薄弱,掌握知识的深度不够,针对此课程主要以机械制图、流体力学、机械基础等课程为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内容。但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正确的方式和学习方法,这就影响了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②中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较强的自学能力是学好《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先决条件。目前,大多中职学校教授《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还是以灌输式为主,相互之间互动、交流很少,学生实际操作机会也很少,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虽专业老师不断地讲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并以考试为辅助,但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整个教学过程乏味无趣。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主要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
③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很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同时没有耐心,对液压气动元件基本功能结转构并不熟练,更不要说其他技能。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出高技能、高知识、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福建建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所用教材以必需、够用为度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仍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公式推导、理论计算,即使对于液压与气动的执行元件,也是用枯燥的文字加以表述。这不仅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全无,而且也和学生毕业后工作所需的知识相去甚远。基于这一点,福建建筑学校致力改革,现在每位学生拿到的是本校专业教师编写的液压与气动校本教材。这教材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够用原则,例如:尽量不用公式推导,对与学生日后工作不相关的计算环节及枯燥的文字介绍也减少了。而取代它的将是大量的图片、简明的文字说明,图片内容是液压与气动元器件及基本回路图,这些图片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根据简明的文字说明很快地了解所接触的元器件及回路的功用。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一线的技术工人,他们需要的是“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这么做”,因此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深入了解更深一层的理论方面的知识,教材以够用为原则。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模拟仿真教学工作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能更有效地实现形象教学,仿真软件的使用及Flash动画地运用,可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液压元件回路制成多媒体课件,让这些难以想象的液压传动过程和工作原理演示出来 ,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便于理解和掌握。
2.1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观念
如在“液压传动绪论”教学中,先放映一段生活中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片,将学生引入新的课程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先形成液压传动工作的概念;然后进一步通过flash动画:画中通过小活塞向上的运动完成吸油的过程,再通过小活塞向下的运动完成压油的过程,最后使大活塞提升重物。通过此画面讲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油液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运动”的涵义,最后通过液压千斤顶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液压传动的概念。最后进行问卷调查,多数中职学生都希望在教学中导入更多的多媒体模拟仿真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