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第2页)
本文共计598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应先从培养幼儿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开始。即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倾听”是有意识地、注意地、有感情地“留神听”。因此,要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及其习惯。
1.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儿童倾听。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音响:风雨声、鸟叫、蛙鸣、鸡啼、水的滴答声、汽车的笛笛声等等,家长或教师可以时不时地,有意无意地鼓励幼儿去倾听。如:有一次,老师正准备开始美工活动,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许多孩子都跑到窗口去观雨、听雨,老师并没有打断孩子们,让他们回到座位上,而是对他们进行随机教育。像这样,随机地引导幼儿倾听各种声音,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形成欣赏的习惯。
2.教师创造条件,引导儿童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与幼儿面对面时,可让幼儿倾听、模仿各种声音:拍手、跺脚、捻指、拍腿、跳动声等;到厨房里,可让幼儿倾听锅、碗、瓢、盆的碰击声,炒菜、煮饭时发出的声响;外出时可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走路声、说话声、车声。引导儿童倾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卡车、救护车、消防车等不同车发出的不同声响。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可让幼儿倾听。如:钟摆声、锯木声、叫卖声、洗东西时的水声、吃脆的东西发出的声音、笑声、哭声……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可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从而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
进入幼儿园的3岁儿童,有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常能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单纯地给幼儿听音乐来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在唱歌、舞蹈、歌表演、律动和音乐游戏等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培养。小班幼儿感知力度和音区的变化还有困难,但他们已能辨认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他们的动作能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如:《大象走》乐曲旋律主要在低音区进行,音乐低沉、速度较慢、力度较强。在教学中,幼儿不能区分这首乐曲音调是高还是低。老师教学时可边做动作边告诉幼儿:大象的身体是很笨重的,我们学大象走的时候要一步比一步慢。所以我们听的音乐速度是比较慢的,音乐低沉厚重。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若在方法上采用与音乐作品内容有关的图片或玩具等直观教具,更能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又如:在大班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中,在欣赏音乐时,可启发幼儿随音乐节奏用跺脚和拍手来表示狐狸和兔子的不同节奏。在学习游戏动作时,可启发幼儿想想,怎样走路才能使自己更像狡猾的狐狸和可爱的小兔子,然后随音乐分别练习狐狸和兔子的各种动作。这样,幼儿便可记住表现狐狸的音乐是比较低沉缓慢,并有点可怕的;而表现小兔的音乐则是欢快、活泼、跳跃的。我们就可说,大班幼儿能正确地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能感知作品中的各个细节部分。
三、确定合理的欣赏目标,提高儿童的欣赏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不同音乐,制定不同目标,提出不同要求,才能切实提高儿童的欣赏能力。如:
小班:欣赏《摇篮曲》,目标可定为:
1.能感受歌曲柔美、缓慢而又优美、宁静的音乐情绪,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中班:欣赏《采茶扑蝶》,目标可定为:
1.熟悉乐曲旋律,感知乐曲欢快的情绪,让幼儿沉浸于载歌载舞的欢乐之中。
2.引导幼儿利用动作表现旋律,想象出采茶,看蝶及扑蝶的多种动作。
3.培养幼儿喜爱欣赏该曲的兴趣。
大班: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目标可定为:
1.通过听、看、想,表情和动作,感受音乐旋律,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深沉、缓慢、叙事的风格。
2.通过欣赏、对比新旧社会人民不同的生活,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