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和谐社会构建与设计艺术伦理教育研究论文(第2页)

1 次下载 3 页 493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首先,教育和提高设计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在目前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设计行业越发展,其履行的社会责任就越大。然而,审视当前的设计现状与社会形势,可以发现现实中仍存在着不少有关设计道德伦理的问题。不少低劣的、见小利忘大义的设计大量存在。尽管有人提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的设计口号与观念,但事实上对现实设计并没有产生太多作用。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将问题落到实处,针对关键反思问题、剖析问题和应对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设计伦理教育,正是从现实设计产生的源头进行改变,它通过对设计专业人员进行设计道德伦理的教育,来全面提高他们的设计观念与整体素质。并且通过这种教育,在整个设计行业内形成一种设计伦理评价体系,用以规范设计从业人员的设计行为。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设计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不和谐问题,还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融洽的和谐设计。

  其次,教育全社会成员,规范行为方式,也是当前迫切需要的一部分。因为从目前我国社会大众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来看,其状况不容乐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经常会出现个人或群体在道德活动中没有或不按作为社会共识的道德规范行事的状况,即社会学概念中所谓的“失范”[4]。由此可看出,当前的社会中,仍存在相当一部分素质低下的人。这一部分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基本不存有道德行为的观念,更不用说去严格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针对当前形势下存在的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设计伦理教育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有效解决方式。它通过设计行业的献身说教,设计实物的使用体会,或者是现实环境强制性的引导教育等多种途径去教育和影响社会成员,并全面提高全民素质,规范社会行为。设计伦理教育运用设计这一工具去教育和影响大众,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心理,并最终达到减少或避免社会行为问题的出现。

  最后,对于促进与加快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构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设计伦理教育同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教育培养优秀的具有更高意识的设计专业人员,不断给社会提供合乎伦理道德的优良设计,并因此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设计氛围。同时,它通过多方位的展现来教育社会成员,整体提高大众的道德、素质、意识等,从而帮助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面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能够强烈感受到,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对道德、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需要,而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设计伦理教育则正是为了满足这种紧迫需要的有效实现手段之一。

  3.2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设计伦理教育重点内容

  审视当前的设计道德伦理,存在着不少需要提高的问题。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口号,但大都未产生太多现实作用。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出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所以,针对当前的现状,重点要考虑的是将设计伦理教育落到实处,即针对切要反思问题、剖析问题和应对问题。而在围绕和谐社会构建这个核心任务展开设计伦理教育时,应当根据不同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内容教育。这种不同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方面,针对设计从业人员;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大众。

  首先,针对设计从业人员进行设计伦理教育,要先确定当前的设计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补充或提高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从某种角度来说,目前国内设计界面临的是双重失范:一是部分设计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到现有的一般社会伦理道德;二是没有形成业内普遍认同的设计伦理规范。尤其是第二种情况,相当于社会系统为设计行业提供了目标,却没有提供达成目标的相应的手段合理性参照,此种情况下难免出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势必产生行业系统内部间及与系统外部间关系的无序和混乱[4]。考虑到目前设计界存在的这种双重失范,进行设计伦理的教育应当将其重点内容放在如何在设计行为上全面考虑当前社會的伦理道德以及如何设置业内认同的设计伦理规范这两个部分。第一,在设计行为上全面考虑当前的社会伦理道德,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多层面考虑设计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参与改造社会活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相关作用,将伦理学的相关内容贯穿于设计艺术教育中,使设计人员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在设计行为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伦理道德。在这一过程中,应以推动人、自然、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为方向,应加强社会、人文、生态、环保等方面学科的渗透,使设计人员承担起设计为人服务的责任,为人类和谐社会的发展而设计。第二,设置业内认同的设计伦理规范,主要是制定与形成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设计道德规范,使之成为规范和约束设计行为的准则,并在面对具体设计行为时作出“应不应该”、“合不合理”的评判。在这一过程中,应通过较为完备的设计行业系统,包括高等设计院系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以及各种性质、类别的设计组织、协会等,在多方参与、综合统筹的情况下,形成一定的共识和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将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考察和修订,而且,还应使用现代资讯手段加以推广,再辅之以行业内的奖评和宣传手段,从而建立符合现代文化道德要求的设计伦理规范体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