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思路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5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全篇文章的遣词造句、结构安排、文章层次、文气通畅做整体的把握。因为书面语主要通过书写文字来传递信息,故比口语传播要求规范、严格,但其可反复修改、斟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通过长期写作训练,写作能力会逐渐转化为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在打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写专业札记,随着学习难度的深入,既可让学生试写新闻稿、通讯稿、文艺播音稿件、主持稿件、串联词等专业性稿件,也可为学生适量布置和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提高其学术思想与意识。教师看后应当逐字逐句地校正其语法、词汇、结构等问题。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修改、打磨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较大提高,最终促使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完善与进步。

  2.独立思考,增强思辨与评论能力

  近年来,一批记者型主持人吸引大众的目光,他们以犀利的眼光、独到的思维方式、鞭辟入里的评论深得人心。但观其履历,大都并非播音专业科班出身,大多是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学科,他们知识结构完善、实践经验丰富,偶有语音不标准的情况发生,但这并不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反观某些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在即兴思辨能力上较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评论能力很弱。在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需进一步加强,有条件的院校可开设“逻辑学”等相关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模仿与执行能力较强,但极缺反思与探究能力。待教师提问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 “老师,我的观点和前几个同学一样”,更有甚者:“他的观点就是我想说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是目前即兴口语表达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即使进行思考也只是流于表面,深层次的内容能想到也无法用口语表述出来。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心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习惯,一是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就特定的话题或情景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打破其固有的思考模式;二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种训练路径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需提前做大量的素材、引导学生方式等进行设计,让学生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方向、关系去思考。唯有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其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3.“走出去”与“引进来”相融合,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赛事

  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全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类主持人大赛,而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定是那些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与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强的选手。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疏于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有些院校甚至明令禁止学生参与校外比赛,一些播音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必须打好基础,在学校里夯实基本功,毕业后后劲才能更足。这种观点固然没错,但我们应用发展的思路对待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所以笔者建议在学生一般修读完“播音主持与发声”这部分课程后,教师可搜集全国各类传媒比赛信息,专项为学生辅导,鼓励学生走出去参与比赛,通过参与比赛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各省市举办的主持人大赛、大学生电影节主持人单元选拔、省、市、校际间辩论赛等活动。学生参赛完毕,教师定期组织开办经验分享会,假使有条件可邀请兄弟院校优秀的.获奖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分享。这种方式会提高学生参赛热情。也会让一部分学生了解校外传媒行业的情况,更拓展他们的人际交往圈,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学”和“用”之间的差距。一般而言,在校外参与比赛较多的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普遍较强,但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参赛返校后的部分学生会认为校内教师讲授的基础部分在实际比赛和工作中往往用处不大,就会忽略专业课的学习,而忙于参与各类比赛,最终本末倒置,其真正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在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的同时,应当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力求在让学生“走出去”参赛学习的同时,“引进来”真正的专业能力。

  4.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理念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尚需完善与创新,但很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墨守成规,生搬硬套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的培养方案、模式、不结合自身特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路是流畅、清晰、播读新闻,也称之为“有稿播音”。有一些学生声音条件好、形象气质佳,但唯独到即兴口语表达时废话连篇、说不出中心思想。这与院校的培养模式有相当大的关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常有学生大一学年结束后感叹: “我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还没艺术加试时强!”这也给我们播音主持教学工作者敲响警钟,即兴口语表达教学应当贯穿四年的教学中,而非某一学年、学期、甚至某几周就草草了事。即使针对大一播音主持语音小课中,笔者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即兴口语的素材和训练。每节课前会设置warm up(热身环节),随着学生们的业务水平提高而不断加大难度。时间大概控制在30分钟左右,内容包括即兴讲述最新国内、国际新闻、根据情景讲述故事、现场采访等形式。在学生们刚开始专业课学习时就要树立语音发声基础和即兴口语表达同样重要的观念,并形成一种正确的表达习惯,待到高年级时甚至步入工作岗位时就不会胆怯。定期在校内开展像“播音盛典”、“院系杯”辩论赛、模拟新闻发言人发言、情景剧比赛、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即兴表达意识和愿望。播音专业教育工作也应积极争取进修学习机会,到欧美、西方一些优秀的高校访学与交流,甚至到当地的传媒行业进行实战演练。总结工作和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在培养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遵循着三步走的原则: “有话说—说清楚—说精彩。”注重学生创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语言的精准、声音状态、条理性、素材积累等以及消除学生心理的表达障碍,提高表达欲望。唯有正确的教学思路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