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 次下载 3 页 392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论高等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来加深师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知,澄清对宿舍文化的模糊认识,对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
1 高等院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加以定义和完备地加以叙述,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所著的《文化论》首章发出的感慨。对于文化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著名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和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1]。”泰勒的这种文化的界定,被认为是给文化一个整体的概念,并给以后的文化研究者奠定了基本的范畴,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对文化的界定是在一定区域环境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而观念文化则居于文化结构的核心。
高校宿舍文化根据上述对文化的界定,可以总结为在校园生态环境下,以宿舍为学生的生活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文化为总的文化背景,以学校的理念和文化精神为核心,以具有人文情怀、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内容的,由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所创造的文化氛围和物质环境,它是一种共同创造和分享的群体文化。宿舍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外观文化。所谓的宿舍物质文化是指宿舍里的硬件设施,包括室内的整体布局和色调、环境整洁度等;精神文化是指群体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大家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理想信念等,它显示出群体的正确的“三观”的精神风貌;制度文化是指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规范学生自身行为,塑造学生正确的生活、学习观念,而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准则,比如《会客等级制度》、严格的宿舍门禁制度等。外观文化是指宿舍的整体外观所产生的文化氛围,它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比如在宿舍过道装修文化墙,张贴文人警句;建立图书漂流柜,便于学生借阅图书。
2 高等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与否,将对学生的德育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的影响,并且还将会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学风、校风及大学精神的形成。
第一,学生宿舍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沿阵地,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的高等院校大部分都是寄宿式教学单位,学生宿舍的首要作用是供学生住宿,它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小天地,大学生在追逐梦想,谋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在课堂和其他社交场合,不愿意讲出来,但是在宿舍这样自由的小天地里,学生可以通过卧谈会自由宣泄自己的不得志、人生困惑等,而不必担心受约束。通过与室友进行思想沟通,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不满,正确定位自己,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如果学校能把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之中,重视其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学生,那么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就可以得到更正。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学生宿舍是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场所,可以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二课堂就是指除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教学计划之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第二课堂由于其灵活性强、开放性、自主性等特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特性的广阔空间。把第一和第二课堂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的办学定位,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风、学风,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在宿舍增设一些图书室、自习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