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第2页)
11 次下载 3 页 398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三)艺术教育可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是积极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积极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也影响了学生此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艺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很好的实现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对积极人格的塑造。例如戏剧艺术就是一门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锻炼的好方法,在戏剧艺术的教学和表演过程中,由于其表演的特性,需要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勇敢而大胆的展示,这就使得学生必须克服自己胆怯的心理,才能在戏剧艺术的舞台上有着流畅的表演。在这个戏剧艺术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学生勇敢、自信的心理意志也会得到锻炼,并且也会使学生培养出一种负责的态度,并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让自己认真地完成戏剧学习和表演的任务,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对于自己和观众来讲都没有负起责任。而且,在戏剧艺术学习中学生也会培养出共情的能力,一方面是与剧中的角色,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饰演角色的情绪和思想;另一方面是在与同学的合作过程中学会了配合、协调他人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在相互理解和包容中共同完成任务。这正是对同情心、怜悯心、宽容心等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的基础。
(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艺术教育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将高尚的道德情感输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在对民族传统艺术精华的学习中继承优秀的道德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对传统民族艺术的学习中,那些艺术精品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就会被学生继承下来,而得到弘扬。同时学生在学习自身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会被本民族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力所折服,在内心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将这种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寄托于国家。例如在音乐艺术的教学中,那类饱含着爱国情感的革命歌曲和传统民族音乐精品就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热烈的爱国情感。作为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每个国民都应该会唱的歌曲,它讲述了民族危机下,中华民族奋勇不息,英勇抵抗的坚强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如在《父亲》一歌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加领悟到自己父亲的艰辛,和为自己、为家庭做出的牺牲,而学生也就更加知道去将孝道发扬光大。
二、对艺术教育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的建议
(一)在艺术教育中加强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在艺术教育中加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继承了民族审美的特质,对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鼓励国画、书法、民族民间艺术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欣赏和领略民族艺术的魅力。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功利主义无孔不入,艺术教育同样也受到了这种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也影响着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所以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教育观念,为了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要引导学生对艺术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淡化艺术中的功利性特质,而强调其精神性的特征。在艺术教育中要重视对其思想财富的挖掘,帮助学生在艺术的学习中净化心灵,提高修养,从而塑造积极完善的人格,唤起他们对祖国、对未来、对理想的热爱,使真善美融入他们的心中。
(三)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体制的创新。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发展,所以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改革和创新,调动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他们艺术学习的效率,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学内容设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积极完善人格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