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11 次下载 3 页 398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探析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
【摘 要】高校艺术教育在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凭借着自身多元性的特点,它也从多角度塑造着学生的积极人格。本文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多方面作用,提出了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学生;积极人格;塑造
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更是重中之重。从对当前我国学生人格状况的整体分析来看,他们在道德、理想、诚信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整体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发展形势急需改善,积极人格的塑造之路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学科和内容的多元性、素质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也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被凸显出来,这就促进了传统积极人格塑造途径的改进和完善,而艺术教育就成为了其中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凭借着其自身高尚的艺术性、纷呈的多元性以及独特的感受性开始在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多方面作用
积极人格包括了很多的人格特质,是做好任何事情的重要基础。在分析艺术教育对积极人格的塑造作用中,笔者在此着重阐述了其对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对学生心理意志完善的培养,对学生道德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一)艺术教育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精神品质是一个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无论是学生、教师或是家长,他们多是重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他们在思想修养方面的教育。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取得好的成绩,他们经常忽略了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忽略了其中蕴含的高尚精神元素,从而使得学生在精神修养方面出现了缺失。随着信息流通途径的不断便捷,各类信息的传播有了更畅通的渠道。在这种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也就更容易受到不正确思想的影响,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悲观主义等等负面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在这类思想的影响下也会被引上歧途。
而就艺术教育而言,它不仅能够习得艺术上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会受到高尚艺术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的熏陶,从而为自己高尚精神品质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粮。例如,在音乐艺术的教育中,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之所以不会被历史淘汰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思想和情感的精华,能够使人在欣赏的过程中,收获感悟和奋进,使得那些错误和消极的思想没有钻入的机会。而学生也就能在感受其中蕴含的积极精神内容时,更好地实现对自身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同时音乐的教育需要学生在其中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这对于学生的精神毅力也是一种锻炼,如果忍受不了枯燥而乏味的训练,必将不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而这些都是艺术教育在学生积极人格塑造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趣味
对事物的认知判断主要是依靠了审美认知能力的参与,它影响到了学生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而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趣味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对高雅艺术的学习,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认知能力也会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逐渐地被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例如在音乐艺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艺术包含了创作者或演奏者的情感,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直接从中领悟到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教师利用高雅音乐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去感悟作品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情绪格调和人文内涵等精神内容,并且在对学生音乐评价和鉴赏能力的锻炼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趣味,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艺术世界中的真善美,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趣味。再如教师还可利用绘画等视觉性的艺术融入到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过程中,这种更加具象的东西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能够从绘画艺术的欣赏中直接接收到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力量。如教师在课堂绘画的教学中将郑燮的《竹石》一诗配合他的竹石画作进行讲解,当学生在欣赏到郑燮画作之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画作中所反映的石竹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对坚韧之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提高了其在绘画艺术欣赏方面的水平,并在这过程中塑造了积极的人格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