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研讨课教学方法对民法学教学的运用(第2页)

18 次下载 3 页 326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讨论的参与度不够,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学生显得特别积极,思维敏捷,善于讨论,主动发言和提问,把讨论推向高潮,而有的学生或许因为准备不充分,或许因为性格胆小内向,担心说错话,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甚至基本不参与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在研讨教学过程中,从专题报告和研讨互动两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以便更好的实施研讨课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运用研讨课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针对研讨课教学实践中凸现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民法学研讨课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专题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研讨课教学需要学生预先准备专题报告,要注意的问题有:一是专题报告的选题,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要讨论的专题或者选取有社会影响力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拟定选题。然后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去浏览相关文献网站获取充足的资料;二是做好文献检索工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集相关论文,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三是比较分析工作,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选择研究重点,结合教材,形成自己的观点;四是完成主题报告,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PPT,鼓励学生适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结合专题内容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格式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研讨课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论文结构进行规范指导,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要求,同时强调学术规范,比如规范使用注释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习惯。

  (二)研讨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在研讨课堂,可能会存在学生在做主题发言时单纯念讲稿,或者对着PPT念的情况,或者也可能会存在学生发言时分不清楚重点,主次不分,导致发言平淡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令人昏昏欲睡。面对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让做主题发言的学生明确发言重点,重在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结合所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提出观点,通过论据加以证明;其次,发言要做到有理有据,详略得当,这就要求讲稿或PPT制作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严禁对教材进行简单罗列或原文照搬;再次,适当引用案例,提出问题,提起听众的兴趣;最后教师应提前对主讲人提出发言时间的要求,以便主讲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理顺思路,语速保持适中。研讨课教学重在研究讨论。在民法研讨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仅重视研讨的广度,还要重视研讨的深度,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同一个民法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研讨合伙企业的特殊普通合伙形式时,就有学生提出既然特殊普通合伙的企业为什么不索性采取公司的形式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采取发散性思维,思考制度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教师在主持研讨课时,要给予学生平等的参与机会,尽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在研讨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积极提问,主动发言,有时还会出现激烈的争论,将研讨推向一定的深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或者因为准备不足,或者担心说错话,而不敢发言。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引导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辨析才能明理,学有所长;

  (2)创造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积极引导,主动发问,鼓励学生发言和讨论,适时明确讨论重点;

  (3)将讨论过程和结果纳入期末考试评价体系,对于发言积极、讨论充分的学生,可以提高平时成绩。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介绍民法学界相关的前沿理论,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结语

  研讨课教学方法在民法课堂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某一典型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丰富我国民法学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该方法在民法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期望该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成熟,为我国民法学教学注入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葆莳,刘卫峰.“研讨课”教学方法在民法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师范学院学报,2012,2,28(2).

  [2]罗文正.法学专业民法教学中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运用[J].新校园,2015(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