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研讨课教学方法对民法学教学的运用

18 次下载 3 页 326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研讨课教学方法对民法学教学的运用

  研讨课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和提 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将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推向一定深度,是对我国民法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研讨课教学方法对民法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民法学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讲授法对于民法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很有必要,但也凸显出一些弊端,适当引入研讨课教学方法对于民法精神的理解和掌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近六年的研讨课教学方法在民法学中的教学实践,提出研讨课堂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研讨课在民法课堂上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研讨课;教学方法;民法学

  一、研讨课教学方法概述

  研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我国的民法教学大都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讲授方法对于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确实比较适合,尤其是对于作为专业课的民法来说,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单纯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单纯的讲授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提不起学习劲头,难以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博大精深的民法精神。而研讨课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与对话,可以开阔思路,激发想象力,尤其是参加研讨课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领域里的前沿理论,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研讨课建构了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出研究方向,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讨论,形成师生互动,因此,在我们的民法学教学中,有必要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以此为出发点,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民法学教学经历,围绕研讨课教学方法谈谈本人的一点拙见。

  二、研讨课教学方法在民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2010年-2016年的民法总论教学中,对于部分专科生和本科生在课堂讲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典型专题采取了讨论课教学的形式,具体实施步骤为:

  1、在讲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拟定所要讨论的典型专题,比如民法总论部分的普通合伙和无权代理等。在确定研讨主题后,在此专题下选出几个相互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的专题,供学生选择。

  2、在自愿的前提下,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告知学生研讨课教学的方法和步骤,给学生一周的准备时间,由学生课下准备资料,特别向学生介绍书面论文的格式。3、一周后,由学生按照选题逐次进行讨论。教师主持课堂,由选定题目的学生做主题发言,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而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双方对有关争议问题进行讨论。

  4、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针对学生讲述和讨论过程中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进行重点评述,介绍民法最新理论或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

  5、全部讨论结束,做主题发言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发言和其他同学的疑问以及老师的点评总结成文,教师对论文的学术规范和格式提出明确要求。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的整体情况评价打分,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在民法学教学过程中,这种研讨课教学模式能够比较好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发言以及讨论,师生共同将有关问题的研究推向一定的深度,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民法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且也能让学生对某一专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学生论文写作不够规范,文献检索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对于撰写论文缺乏规划,不知道怎样撰写文献综述,对于摘要和导论等的写作也不够规范等;

  2、主讲人分不清什么是“讲”和“读”,不知如何取舍内容,分不清楚重点,存在单纯念讲稿或PPT的情况,没有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