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管理制度论文 15篇(第18页)

60 次下载 25 页 4214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有力保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教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与企业以“工作岗位”的能力需要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依据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方能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方能较好地投人到以工作过程为背景的教学活动中。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教学既缺乏条件,也没有长效机制,在操作层面上难以实施.而教学产业园在空间与时间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硬件条件.校企如何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制度给予支持和保障。因此,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

  3)充分整合校企双方实践教学条件。从高职院校目前运行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办学成本较高,资源的稀缺程度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加突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主动联系企业,与企业商讨如何共享双方资源。教学产业园为双方实践条件的整合提供了条件。在理清教学产业园内学校和企业现有资源情况下,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共同商议双方场地、仪器设备、原辅材料的整合,企业仍可以追求产品和经济效益,学校则需要利用实际生产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4)全力打造一支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企业人员具备实际岗位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是教育教学能力比较欠缺。学校教师拥有教育教学方法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有所不足。由于两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各自的工作,要使它们合二为一,并能较好地发挥教学作用的办法,只能是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将校企两类人员结合到一起.对于课程中的实践训练项目,由企业人员担任主讲。对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则由专任教师担任主讲,从而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优势互补的两类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产业园中成为可能。

  3基于教学产业园的教管理制度框架设计

  3.1教学产业园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原则

  基于教学产业园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其目的在于以教学产业园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中需遵循如下原则:

  1)职业性原则.教学产业园使得学校与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产业发展及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校企双方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教学与工作岗位融为一体,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在岗位工作中提升职业能力.因此,教学管理制度设计要结合产业、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职业环境”,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

  2)实践性原则.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离不开技术和技能,教学产业园的建立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理想的平台.但是,仅有平台是不够的,如何保证切实有效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服务,需要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调节、约束和管理.制度设计得当,教学产业园平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产业园中运行的教学管理制度需强调实践性.

  3)互利性原则.以教学产业园为背景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学校、企业均受益的基础上,并在学校和企业合作中执行.如果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仅站在学校立场,便于教学安排和检查,而不考虑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那么这样的制度是不可能很好地执行下去,还可能造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因此,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企业的需求,与企业一起商议、研讨,站在校企双方立场上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4)共享性原则.教学产业园在空间上将学校与企业结合在一起,为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在人员和资源共享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校和企业人员是否一起实施课程教学,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是否一起被投人实践教学.

  3.2教学管理制度框架体系的建立

  基于教学产业园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要素为规则、对象、理念、载体等.所谓规则是基本准则、标准和规定等,规定了权利、义务、责任.对象是制度所涉及的范围与领域.理念是制度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与目标定位.载体是制度的形式,通常以协议、合同或法规的形态展现[].在教学产业园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可设计如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