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2 次下载 4 页 549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应用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湖北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并构建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体系,以期对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关键词:全过程;直接成本;动态控制

  在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直接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比重很大,据笔者对湖北企业的调查,约占75%的比例,所以加强项目直接成本的控制对施工企业非常重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湖北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笔者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并运用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展开分析,构建了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态体系。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成本的确定缺乏依据

  施工企业的中标价格主要满足“合理低价中标”要求,反映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成本,实践中可操作性并不强。由于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欠缺和成本统计口径不同,施工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并不规范和完整,缺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成本预测的基础。在确定责任目标成本时,施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依据施工经验和行业形势,以合同价乘以一定的百分比,作为考核标准下达给项目部。项目部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时,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这种简单粗放的方式给成本管理工作留下了较大缺口,不利于对施工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监管和约束。

  (二)成本控制过程缺乏动态性

  在施工企业,工程人员通常不懂财务方面的知识,财务人员缺乏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常识,部门间工作性质的不同、知识结构的差异及潜在的利益保护壁垒,使得成本信息沟通不畅,财务单据传递滞后,成本核算和分析结果对成本管理工作指导性不强。由于工程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日常管理中尽管对人、材、机使用情况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载,但缺乏预见问题和采取防范措施的前瞻性,一旦问题显现,项目经理就成了全能救火队员,出于维持工程进度考虑,只能采取临时补救措施来缓解燃眉之急。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没有彻底解决施工中潜藏的问题,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留下了隐患,导致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无法形成有效的动态循环。

  (三)成本管理结果缺乏考评

  施工企业对项目成本的考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对项目部责任目标成本的考核;二是项目部对各责任中心责任成本的考核。由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侧重于经营收入等财务指标,缺少支持性的战略措施和培训机制,与项目部签订的管理目标责任书,只是聚焦于责任目标成本的完成,缺乏对施工过程的动态评价和有效奖惩。项目部对成本责任人的考核,也是侧重于短期成本和眼前利益,缺乏基于施工全过程的长效激励机制。这种不合理的考评方式使得目标成本管理的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员工积极性受挫,企业长期发展动力不足。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目标成本管理,但是由于受施工环境复杂、市场价格波动、施工方案调整等因素影响,施工成本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灵活性等特点,对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立足于湖北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改进对策。

  (一)践行全员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施工企业应全方位开展“成本管理天天行”活动,强化全员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的理念意识。员工只有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是与自身发展、企业发展紧密相联的,才能主动发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竭尽所能挖掘工作岗位上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方法。

  (二)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项目建设周期长,资源消耗大,进行成本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调配和计算。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可快速对日常数据进行处理和传送,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信息的透明和及时,可提高项目核算和分析的质量,促进施工过程的有效动态调整;数据信息的规范和完整,有助于充分发挥数据潜藏的价值,为管理者的决策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