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论文

本文共计43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论文

  一、一种揭示或接近揭示本质关系的批评方法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管见论文

  有人把20世纪称为文学批评的世纪。言外之意,20世纪是一个理论多于创作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流派的翻新化、多元化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一方面标志着人们思想和趣味空前的解放,另一方面亦表明没有一个批评流派可以长久地稳居在所谓的中心、权威地带。换言之,每个时代或每个社会发展特殊时期所面临的独特任务或问题造就了新流派源源不断地产生,如18世纪的欧洲社会需要思想、文化上的启蒙,于是便应运产生了启蒙主义运动和启蒙主义文学批评。因而,从动态性的发展观看,世界上可能没有一种能够涵盖一切方面、满足一切阅读要求的文学批评方法。然而,找到一种最能揭示或接近揭示本质关系的批评方法却不是可望不可即的。

  2004年6月,聂珍钊教授在南昌举行的“英美文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即“文学伦理学批评”。虽然有不少中外学者倾向于把中国的古代文论总结为一种伦理道德型的批评,但在我国新时期以来真正作为一种积极的批评方法来倡导并系统论述的恐怕聂珍钊教授还是第一人。这一批评方法的提出,即便撇开对传统文论的转化意义不谈,也为丰富和梳理我国外国文学批评方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聂教授的批评话语中,“文学伦理学批评”被限定为一种批评方法,但在我看来,他的理论不仅是一种方法论,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般说来,方法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一个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其中就己蕴含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反之亦然。

  在“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这种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为了促进精神文明发展,或者更为严肃地说,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大计考虑,在当下的社会中,文学不仅需要发挥其审美与娱乐功能,而且更需要凸现、张扬其社会的净化功能。聂教授所倡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便是建立在这两大功能之上的,即在坚持文学审美和娱乐性的同时,更集中地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净化功能。正如他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文学的伦理道德的方面的特点或是作家创作文学的伦理学问题,而更在于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等关系的种种问题。除此而外,作家从事写作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批评家批评文学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甚至包括学者研究文学的学术规范等,都应该属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范畴”(聂珍钊20)。“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基点是设定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批评对象,甚至读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简言之,伦理与道德是构成该理论的关键词。无疑,这一价值倾斜不但使“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目前所流行的诸种批评流派区分开来,而且,它所包蕴、张扬的精神更是一种当今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在与聂教授的多次交谈中,我知道他的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在对西方各种批评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批评方法作了一番学理上的考察、思索后,才慎重地提出的。所以,他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己基本具备了一种理论所需要的逻辑体系。如在思想的渊源上,他把“文学伦理学批评”一直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传统;在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也都给予了相应的界定与说明;尤为值得赞赏的是,经过一番去伪辨真的考证,他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寻找到了理论基石。在己发表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一文中,他是这样论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理论基础的:

  伦理学作为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于文学批评,因为在研究的对象上伦理学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伦理学研究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以及在社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和道德原则、规范,并用这些原则规范去指导人的行动。而文学却借助艺术想象和艺术描写,把现实世界转化为艺术世界,把真实的人类社会转化为虚构和艺术社会,把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转化为艺术中各种道德矛盾与冲突。(聂珍钊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