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格缺陷应对管理
本文共计3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人格缺陷应对管理
人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不同于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而稳定的、多维的心理特征,它无好坏之分,无道德评价问题。而人格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倾向性、实践性,它链接着一个人对待他人、集体与社会的态度,反映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善恶、美丑等。人格的道德性是人格最重要的内涵。因此,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毋庸置疑,当代学生的人格发展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涵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格的价值过于定位社会,重社会价值轻自我价值。而如今则过于定位个人,在当代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读书更多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个宽裕舒适、安静自在的生活,更多是为了出人头地,一路风光。而对自己将来如何对社会、对国家尽份责任却考虑甚少。
2、重书本知识,轻道德实践。人格问题的实质是道德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某些学生关注得最多的是自身的成绩,“搞好学习是我的唯一任务”,成绩搞好了便能赢来一路赞歌,便会一好百好。因此他们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反省和检讨自我,缺乏道德实践,无视道德评价,在情感、品质、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不讲原则,没有“格”的标准,缺乏正义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重主动人格,轻和谐协调。过去被动人格的人较多,一切服从安排,对人生缺乏设计,奋斗目标模糊不清,没有前进动力,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而当代学生更多则过于“主动”,以自我为中心,摆不正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盲目炫耀自己,逞强斗胜,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没有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有些甚至为了个人出人投地,无视集体利益,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我行我素。乃至于限入一种病态,处处与他人为“敌”,与群体、他人格格不入。
4、重外表形象,轻内在素养。“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当代青年学生渴望表现自己,关注自身形象,这本无可厚非,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但某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美。他们讲究穿着,追求时尚,崇尚“潮”、“款”、“名牌”,什么“靓”、“酷”、“帅”经常挂在嘴边,而对自身的知识积累,内在气质,个性修养却很少顾及。这对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人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学生群体中的人格缺陷自应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这并非“洪水猛兽”、“无力回天”。我们应坚信学生中绝无“纯粹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因为学生的人格个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先做“人师”后做“经师”,既教书又育人,正人先要正己,这些都自不待言。此外,我们还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矫正和弥补自己的人格缺陷。
一、正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印象,包括对自己能力、情绪,以及各种品德的认识、评价和期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人,不但能对自己各方面有符合实际的了解,而且能坦然地接受一切。也就是说,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而有的人因为无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或因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有自卑感。这种自卑给他带来烦躁和不安,所以常常采取一些防卫行为来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例如,有的同学对自己某些方面的成绩不满意,虽然他选择的目标力所不及或自身努力不够,但他常常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总是怨天尤人,给正常的人际关系蒙上阴影。相反,有的人则因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他们为了自己的成绩和地位,为了捍卫自身盲目的自尊,容不得别人超越自我,妒忌别人,“他们毁掉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甚至会毁掉自己的心灵”。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